这就是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老地主整的这一身行头,分分钟就变成了人穷衣裳破、苦大仇深的老大爷,
不过,该说不说的,这大车店的掌柜和小伙计心肠是真好,属实是给关东人长面儿。
韩老实怎能让人家的一番心意付诸东流?于是赶紧接过来方盘,连声道谢。
转过头就进了屋,把方盘放在炕沿上,光线不够,又点起了一根松明子——好家伙,这玩意亮确实是够亮,就是熏眼睛,直掉眼泪。
韩老实抓起一个大饼子,狠狠咬了一口,在嘴里嚼了两下,使劲往下咽,噎得直抻脖,而且这玩意还非常拉嗓子,主要是这苞米面可不比后世精磨甚至掺白面,而是粗磨,那口感简直没法提。
端起萝卜条子汤喝了一大口,又抓起咸菜疙瘩啃两下。
最后还是默默的全都放下了,自己整了李连贵熏肉大饼、沟帮子烧鸡,吃得满嘴流油。
吃着吃着,老地主忽然停了下来,叹一口气,也没了胃口。
收拾一下就又出了门,打算去道里大街打探一下情况,看看老毛子是不是在举杯庆祝,大喊“乌拉”。
等来到大车店前院的时候,发现大门两边已经高高挂起两盏红灯笼,灯笼纸上有“刘家店”三个黑色大字。
两个伙计拿着扫帚,正在院子里有一搭没一搭的扫地。
这时忽听远处传来响亮的鞭花声:“啪——啪啪!”
伙计赶忙扔下扫帚,七手八脚的拉开木头大门。
轱辘辘辘——驾驾驾,沃沃沃……
二十挂花轱辘大马车,清一色双马驾辕,鱼贯进入大院。
车老板们抱着大鞭子,纷纷跳下马车,身上都带着长枪短炮——这个时代出门赶大车的带枪很正常,因为世道岂止是不太平,简直就是群魔乱舞。
只不过这支大车队,不但有车老板子,而且每辆车还都跟着一个押车的。
所谓“车虎子进店,赛过知县”,意思就是赶大车的车老板都是各家大车店的香饽饽,很打腰。
伙计帮着卸车喂马,掌柜的也嘘寒问暖,热情招待。
大车队为首的掌包,个子那可是真高,坐在大车上,腿都嘡啷地。
只见那掌包把大手一挥,道:“俺们有四十个人,整两个带南北大炕的房间,好吃好喝的尽管上——对了,掌柜的还得给俺们预备一个小单间,必须得干净利索,不差钱儿!”
掌柜的连连答应:安排!
掌包先不忙进屋,而是抱着大鞭子瞅了一遍四周,结果就看到了从后院走出来的韩老实。
惊得他差点拿不住手里的大鞭子。
而大车队里的一个身材高挑且纤细、把礼帽压低的人,更是欢呼一声,当场就要扑过去,不过还是强行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