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发出的呼应。
云昊在心里说:“姐,你看,这世上真有这样美的地方,等你醒了,我划着船带你看遍每一条水道。”
张瑶卿取出画具,在马车上铺开宣纸:“我要把这景致画下来,将来挂在东宫的书房里,也算咱们一起看过了。”
她提笔蘸墨时,手腕轻转,笔尖落纸的瞬间,竟有一缕极淡的微弱气流顺着笔尖流淌。
那是每天给她喝宝瓶灵水的功效,不知不觉沾染的一丝灵气气息。
云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却没有点破。
他看着张瑶卿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或许不必刻意强求修仙与否。
就像这江南的水,不疾不徐,却能滋养万物。
张瑶卿的存在,本身就是他道心的一部分,温和而坚定,让他在杀伐决断之外,始终记得人间的柔软。
行至傍晚,三人在一座古镇落脚。
客栈后院临着河,老板娘端来的桂花糕甜而不腻,草儿捧着盘子,小口小口地吃着,忽然指着河面说:“哥哥你看,那船上有个人在钓鱼,鱼线都没动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云昊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见艘乌篷船泊在柳树下,船头坐着个青衫老者,鱼竿斜斜插在船板上,人却歪着头打盹,嘴角还挂着笑意。
这般闲适自在,倒有几分老道爷的样子。
“这才是过日子的模样。看书屋晓税网 冕废跃渎”张瑶卿抿了口茶:“不像京城,人人都脚步匆匆,生怕慢了半拍。”
云昊望着老者的背影,识海深处的菩提叶轻轻颤动。
他从前也想过,修行人当断七情六欲,方能证得大道。
可此刻看着眼前的人间烟火——捶衣的妇人、垂钓的老者、灯下研墨的爱人、笑闹的孩童,忽然明白,所谓道心,从不是剥离红尘,而是在红尘中坚守本心。
就像清水村的变化,不是靠杀戮换来的,而是靠守护与建设。
就像他此刻的修行,不只为了斩妖除魔,更为了让这样的烟火,能永远在大虞的土地上燃烧。
夜里,云昊坐在客栈的屋顶打坐。
月光洒在他身上,与识海的金光交织,聚灵铭文流转的速度比往日快了三分,却少了几分凌厉,多了几分温润。
他不再刻意追求境界的突破,而是任由灵力顺着经脉自然流转,感受着天地间的生机。
水乡的水汽里有灵气,客栈的灯火里有灵气,甚至张瑶卿房里传来的细微针线声里,也藏着安宁的灵力。
“原来大道无处不在。”云昊睁开眼,望着满天星斗,忽然笑了。
想起皇帝老子曾说“皇家的责任,是让万民安乐”,从前觉得这是束缚,此刻才懂,这与他追求的大道,本就是殊途同归。
次日清晨,草儿被窗外的叫卖声吵醒,拉着张瑶卿去逛早市。
云昊独自留在客栈,取出密风司送来的暗信——乔念已在洛阳郊外发现一处疑似上古传送阵的遗迹,正派人小心探查。
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点燃,看着纸灰在风里飘散。
玄灵世界的门槛越来越近,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可他的心境却前所未有的平静。
就像这江南的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在于掌舵人的初心。
“走吧,去看看前面的桥。”云昊追上张瑶卿和草儿时,她们正站在一座石拱桥上,看渔人撒网。
草儿手里拿着串糖葫芦,张瑶卿的画纸上多了几只戏水的白鸭。
阳光穿过桥洞,在水面投下圆形的光斑,随着水波轻轻晃动。
云昊牵起她们的手,一步步走过石桥,脚步声落在青石板上,沉稳而坚定。
前路依旧有风雨,玄灵世界的迷雾尚未拨开,姐姐的沉睡仍是心结。
但此刻,他的道心已如这石桥般,深深扎根于人间烟火的土壤里,任风雨侵蚀,亦能承载起守护的重量。
至于未来,就像这蜿蜒的水道,总会通向更广阔的天地。
而他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