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了。”
坐在林若对面的刘云程作为实际上已经是职业段的选手,以高段者的身份从棋盒中抓出了若干白子握在手心。
林若懒得猜,也懒得多拿,直接从棋盒里捻出一颗黑子表奇。
运气很好,一点没猜中。
刘云程放子开数,是偶数,由此获得了执黑先行的权利。
比赛规则是由两位男选手再到女选手,一人走一步轮回,开赛前对手两人率先行礼:“请多指教。”
林若两人低头回礼:“请多指教。”
刘云程看了眼对手,将手伸进棋盒,捻出一枚黑子迅速落定棋盘。
十七列4行,小目!
优先占据右上方位位置。
林若不慌不忙捻起一颗白子落下,定盘左上角四列4行的星位。
随后来到吴依铭出手,捻棋落位林若左下角位置也就是三列16行,与队友先前第一手形成对角。
章楉捻棋落点十六列16行。
两小目对两星位开局。
下在小目方便黑棋牢牢地守住角部,同时向边上发展。
下在星位,则主要是在站稳角部根据地的同时快速地向中腹发展。
双方的想法各有不同。
接下来黑棋选择大飞守角,落位十四列3行,继续稳固角部位置。
林若开始了习惯性的进攻,落位五列17行小飞挂一手自己左下方的小目位置所处的黑棋,防止黑方守角,同时与黑方分占角地。
稍后出手的吴依铭眼看着白棋小飞挂后,立马跟进小飞准备守住左下角的棋位。
以求稳打法为主的章楉则规矩小飞挂守了下己方右下角白棋的位置,没有跟着加入林若进攻的节奏。
而后的双方把交手的重点位置放在了右上角。
黑棋先挂反击,白棋小方守。
一来一去守角托角几手过后形成了非常常见的固定式走棋打法。
直到林若在第22手改变下法,选择了重回左下角大飞,局势才稍稍有了些不确定性。
田斌望着屏幕上的棋局拍手叫好:“这手走得好啊,直接提前避免了黑棋将来可能的飞压扩张,以至于模样太大起势己方会招架不住。”
江苏领队无法不认同。
声东击西打法转变得很快,优先限制住黑棋,免遭了后面的一系列绝对会产生的先手攻击。
“大局观不错,很有远见性。”
於之莹跟着两位领队的构思点头。
看来这场比赛并不是那么好赢的,至少从这一手上,她就可以判断出场上目前还是业余八段的林若实力大概率是要优于另外三人的。
不过这是混双赛,她同样可以看出自己队的两位选手在该攻该守的默契度层面明显好于上海队。
比赛之中,随后的黑棋主动跳开始换地方扩张,白棋跟进封锁。
转眼间双方就下了七十多手。
江苏队凭借默契的出击与应对率先执黑棋在场面上占据了优势,形成了较好的成势空间。
章楉下的棋太稳了,除了些固定的定式跟随之外,与林若在一些特殊位置上的新奇出手完全没有跟上的余力。
她想跟,但她并不确定林若到底想要打什么,由此每一步仍然还是依照林若先前所说那样,更偏向于稳定层次的保守固阵。
虽然不会出现太大的失误,但两人的不太协调也给了江苏队双人组很大的主动性,以至于在目前的局面拥有了先发权。
田斌的脸色有些难看,该暴露的问题还是暴露出来了。
两人在用一个半脑子下棋,而不是真正的用一个脑子。
“这两人认识吗?他不跟着守,她也不跟着攻,搁这各自为战是吧。”柯洁诧异之余觉得有点好笑。
这盘棋一开始还好,但后面随着棋局的深入就会逐渐很怪。
因为前期的斗争终究是在布势,成型后才会开始激烈的攻伐进取,但两人都没有明确走在点上,布起来的局也会显得很拖沓加乱。
这样下去只会转变成被稳当有序的进攻慢性耗死的整体局面。
…
糊牙平台里,有不少关注全运会的围棋主播在OB本场焦点战。
今天对于他们是在线观众爆棚的一天,平常真正看棋的人不多,但奈何看单个选手的人很多。
来自撸圈的乐子人们成群结队闯进直播间踊跃发言。
【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