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TNT,就是原子弹,在山脉之中释放,也会大大削减威力。
山峰和山谷,会极大阻碍爆破威力的出现。
TNT是很厉害,但和坚固厚重的岩石层相比,威力就不够了。
3万吨TNT当时的原子弹,就不能奈何五米厚的地下混凝土工事了。
何况是一整座山?
只不过,麦国人还是经验不够丰富。
他们的战术是成功的。
只是他们没有坚持下来。
“该死的!”
“这些鬼子怎么这么难打?”
“可惜,如果我们能将五万吨炸药一起引爆,威力肯定要大的多!”
麦国登陆舰队上。
舰队参谋长、舰队司令,陆战队指挥官,针对这次炸药攻山战术,又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
参谋长对着中将说道:“将军阁下,我觉得我们应该采取采取围攻的手段。”
“我们要放弃完全占领的想法。”
“我们应该在附近建立一个登陆场,然后在这里建立起机场、港口,将附近的山头,团团围住。”
“只要鬼子出来,我们就用炮弹炸,飞机扫射。”
“只要在山脉周围建立防御工事,同时在岛屿周围布雷。”
“就能将鬼子封死了!”
其他人纷纷点头。
他们早就受不了这种攻击方式了。
“如果改成防守围困,就能改变这种,我们进攻,他们防守的不利态势。”
“变成他们进攻,我们防守,这样就简单多了。”
麦国人决议做出得很快。
这些麦国人,于是就在面对巨大伤亡的情况下,终于选择了这种共存策略。
齐辉发现这一点后,不由地啼笑皆非。
因为另外一个时空中,他们的后辈,也是这样干的。
果然是一策传三代,人走策还在。
这可以说是包围策略,但实际上,就是共存策略。
因为他们不可能留下太多的军队,一首对这个岛进行全面包围。
至于布雷,海洋是多变的,今天的雷,明天就被海水冲跑了。
而固定的雷,又很容易排除。
漂浮的雷,对他们自己也有威胁。
所以水雷,注定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方式。
……
半月后。
大量麦国人舰队撤退了。
他们只留下两个步兵团,还有大量的皸火物资,以及两艘护航航母,还有十几艘驱逐舰,围困着这处岛屿。
外加一处机场,驻扎着一百多架战斗机和轰炸机。
鬼子只要不来攻击他们,他们也不攻击鬼子。
鬼子如果一旦出现,他们立刻派出飞机去轰炸。
以麦国人的火力和飞机来说,两个陆战团,8000人,就足以抵抗住五万多鬼子的进攻了。
当然这是建立在,麦国人能快速支援的前提下。
如果没有支援,8000人的麦国人还是扛不住的。
实际上,麦国人就在附近建立了一连串的补给地。
鬼子缺少重炮和重炮弹药,虽然还有一些敢死火箭。
但是敢死火箭,还要留着对付军舰。
不可能就这么随意挥霍,而且数量也不多。
它们不会用来攻击麦国人的步兵。
……
就这样,麦国人又去进攻下一座岛。
他们吸取了教训,不再追究占据全岛。
而是攻下一小块地方,就建立港口和机场,与鬼子共存。
大家一人一边。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双方都在干瞪眼。
谁发动进攻,谁就吃亏。
尤其是鬼子,一旦脱离了坑道,就意味着成为碎肉。
不,肉末都看不到,首接炸成灰了。
陷入了类似一战的战壕对峙状态——其实后来一场战场中,麦国人也是这样干的。
双方沿着山脉坑道工事,进行长期对峙。
而这样做,对麦国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麦国人可以逐渐收复失地,并且压缩鬼子的战略空间。
而对鬼子来说,这样也有好处。
他们可以有时间消化东南桠洲的资源。
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是龙汉掐死了鬼子的陆上交通线,让鬼子这一计划难以实行。
看似鬼子打通了龙汉的铁路通道,实际上铁路附近有太多的游击队和正规军活动,铁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