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等你们凯旋归来。”他怎么能傻到跟士兵一起冲锋呢,冲锋送死的事情,只能是那些农家子弟的事情。
“欧买嘎的,‘倭国人’是疯了吗?这些该死的‘夷人’,他们就这么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腾冲故意使用了“倭”和“夷”这个词,因为这是列强最不喜欢的汉语词汇之一:“我的天呐,真的是太多了,目之所及,铺天盖地,都是倭兵,都是夷人。”
“但是,禁卫军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用更多的子弹作出了回应,你不是人多吗?我的子弹更多,我们不管你有多少倭兵,我的子弹,肯定够送你们所有夷人去见天照大神……”腾冲对着话筒激情的解说着。
坐在龙旗盛世轿车里的慈禧太后,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看向窗外萧索的街道。这和朝阳完全像是两个世界一样,那里有硬化的街道,整齐的街树,明亮的街灯,还有不时来往的车流,还有那些肤色健康,表情阳光的百姓。这里呢,一片冬日的萧索,衣着破烂的行人,还有佝偻前行,食不果腹的乞丐……
这是我治下的京城吗?这就是被称之为富庶的京城吗?京城尚且如此,那其它地方呢?那些锦衣玉食的大臣们,究竟是在干什么?他们就是这样替她管理朝廷社稷的吗?
真累啊!心真累啊!慈禧太后索性闭上眼睛,眼不见为净。内心中却是在权衡,我应该怎么办?
两辆龙旗盛世轿车很快在神武门前停下,换上自己的鸾驾进入紫禁城。
“传旨太和殿议事”慈禧太后在鸾驾里直接下旨,然后直接去了长春宫。
一个小时后,在京的四品以上的主要朝臣们陆续来到太和殿,互相寒暄着,一边说着天冷,一边看似不经意的吐露一下,自己是坐着龙旗荣耀来的。其实很多人都是坐龙旗轿车来的,当然,他们都没资格乘坐龙旗盛世,他们都和戈辉一样,很本分地选择行政座驾龙旗荣耀。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日里,坐在有空调沙发的轿车里,可比抱着手炉坐在轿子里呼扇呼扇的强太多了,又快又暖和,选龙旗荣耀行政座驾,绝对物超所值。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朝臣们乘坐的龙旗荣耀,很大一部分都是戈辉送给他们的,极少一部分是自己买的。比如那桐,就是自己买的,还是托了好几层关系买的。产能有限,很多人都排着队呢。那桐也十分懊恼,为什么戈辉就是不给自己送呢!难道是有什么过结?恩,以前自己的确是没少在朝堂上说戈辉的坏话,并做了大量的负面的延伸联想。不过,现在自己已经改正了,不说了,起码有半年时间了吧,戈辉不是这么小肚鸡肠吧。
其实他有点冤枉戈辉了,戈辉只是觉得,朝廷里不能都是一种声音,不能都是为自己说话的人,必须有一部分反对自己的人,这才是正常的朝廷。那桐不巧被戈辉分到了反对一派的行列,所以才得不到戈辉的各种送。
其实,宝马公司也有好轿车,配置同样不输龙旗,但是当初龙旗定义的就是行政座驾,朝阳的政府部门,配给的都是龙旗轿车,久而久之,龙旗就被默认为官车了,当官的都选择龙旗。而宝马公司只能把心思花在了警用轿车和商务轿车,并为自己的轿车重新定义,把受众群体,主要锁定在了商人群体中。
“太后驾到——皇帝陛下驾到——”随着殿前太监的一声通传,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先后走进太和殿。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定后,朝臣们开始磕头拜见。都是公式化的礼仪,每一名朝臣都驾轻就熟,按部就班地和大伙一起做了一遍。
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几位北洋常备军的核心,同时对视了一眼。他们发现今天帘子后面的太后老佛爷,和平时不太一样,虽然看不清楚,但是声音和步态有别于往日。就连光绪皇帝陛下神态和声音都区别于往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突然要太和殿议事?
“太后懿旨……”宣旨太监开始大声朗读。
懿旨,主要回顾了慈禧太后从入宫到现在的经历,强调了自己多么多么的不容易,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殚精竭虑,付出了太多太多,林林总总说了很多。
最后的核心思想就是:慈禧太后累了,老了,精力不济了,她要还政给年富力强的光绪皇帝。还夸光绪皇帝有见识,有能力,政治成熟,定能重振社稷,带领朝廷走向中兴。
随着最后一声“……钦此。”所有人傻了,光绪皇帝也傻了,自己本来已经完全放弃了,之前朝思夜盼的权力就这样回到自己手中了?怎么就那么的不真实呢?假的,一定是假的,但是以他对慈禧太后的了解,这肯定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