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轻人,载涛却有不同的想法:“臣弟觉得陛下可以去朝阳,这正说明了戈辉心中还是装着朝廷的,心中有陛下,陛下去朝阳,正好说明特区是朝廷的特区,特区百姓是陛下的百姓。额……”想了一下,又补充道:“很多时候,显示存在,确定从属关系,还是十分必要的。不然,时间久了,很多人真就忘记了从属关系。”
载涛的话,让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有人默默点头,表示认同。
“还有呢,别不吱声啊!让你们来,是让你们杵这儿不说话的吗?”光绪不满道。
“臣也认为涛贝勒说的有道理,陛下朝阳之行十分必要。倒不是说怕戈辉忘记陛下,而是百姓不习教化,时间久了,他们心里就只剩下戈辉了。”袁世凯说道:“戈辉经营特区数年,已经从毛头小子,成功转变成成熟的朝廷官员了,所以戈辉肯定不会忘记陛下,而且还会借陛下的势,办自己的事。就比如下个月20号的足球联赛,他完全可以自己搞,没人会说什么,相信朝廷也不会觉得哪里不对,但是一旦有陛下的圣旨,甚至陛下亲临,那这场联赛的意义瞬间变得不一样了,不再是一个地方性质的小比赛了,是朝廷层面的,是整个大清最高层级的比赛,意义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光绪轻轻点头,马上又问:“那你说说,戈辉为什么不惜劳民伤财,也要举办这个比赛?”
袁世凯轻轻摇头,斟酌再三,还是摇头,最后叹然道:“老臣愚钝,也实在不理解,戈辉举办比赛的目的。如果为了名声,他现在全国皆知,甚至在欧美列强,都是名声响亮的。如果为了银子,那么,小小的比赛能赚多少银子,哪怕每场比赛都看台坐满,又能有多少收入呢。如果不是为了银子,他又是为了什么呢?老臣实在想不通,只能说,年轻人的想法太清奇吧!”
“臣觉得,戈辉没那么多想法,现在他们的仗基本打完了,他有时间玩点新花样了,虽然他说还要继续打,很有可能只是装腔作势给列强看的。”铁良接着分析道:“足球比赛,只能算他任性而为之的亲民之举,让特区百姓觉得,他不光能打仗,也会关心百姓的生活,足球比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亲民举动。”
“也有道理”光绪轻轻点头,不咸不淡地评价,然后目光移向另外四名一直未开口的大臣:“你们以为呢?”
“臣等附议”四位大臣异口同声。
“张卿(张百熙,户部尚书),别光附议,你也说说。”光绪直接点名:“去年,在你的推动下,朝廷的户部银行与现在的特区储备银行达成了战略合作,这是很有眼光的一步棋,所以,朕相信你的眼光,很想听听你的看法。”
张百熙略作思考之后,慢慢腾腾地说道:“以老臣对特区几年发展的观察,他们几乎走对了每一步,这也是他们一直在向前发展的原因所在。”他翻开手中的《特区体育》,身着成合装的球员,抱着肩膀,倚靠在一根柱子上,英俊得让人嫉妒,他把这个页面,展示给大家看:“多帅气的小伙子,阳光、健康,有气质。”他进一步解释:“这不是一张照片,这是在展示特区百姓的风貌,展示特区的自信,在展示一条别人没走过的新路。”他坦言道:“老臣衰朽,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对新鲜事物理解不了,所以不确定这个比赛的利之所在,但我相信戈辉,所以相信这里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衰朽?”光绪轻轻摇头:“朕还指望你老骥伏枥,继续为朝廷做事呢。”
“老臣,谢陛下厚爱,愿为陛下鞠躬尽瘁。”张百熙连忙说道。
“朕自从收到载泽(载泽、戴鸿慈、端方、尚其亨、李盛铎等五大臣出使西洋)从西洋发回的电文后,一直在思量着官制改革的问题,思量着成立邮传部,综理铁路、陆路、江海之交通及舟、车、道路,邮政、电话电报,以利民用,考虑让你来担任尚书。”光绪说道:“朕,相信你的能力,能办好邮传部。”
“老臣,谢陛下信任,定不负圣托。”张百熙立即表决心。
袁世凯等人惊讶不已,又羡慕不已,如此膏腴之位,陛下居然要给张百熙。
“这个事儿,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归来后再定。”光绪说道:“今天跟你提一下,就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老臣明白。”张百熙表情恭谨,心中欢喜。
“还是说足球比赛的事儿吧!”光绪伸手捡起桌上的巴图鲁之盾的三视图,一共分成九块,最后拼合成一面盾牌,设计精美,构思巧妙,价值不菲。轻轻点头之后说道:“戈辉的请求,朕准了,正好去朝阳看看太后,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