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民国的先生 > 第8章 安南之行(八)

第8章 安南之行(八)

民国十四年元旦过后……

苏俊清楚自己该返程了。.咸+鱼!墈*书? *嶵*薪!漳_节,更.辛¨筷,东陆大学的电影系招考工作已在筹备中,作为发起者,他却还在安南讲学,终究有些说不过去。

更让他挂心的,是日本人借外交名义要往滇西窜访的事。

起初,北洋政府里没人愿意出钱,各方互相推诿,直到日本人按捺不住,竟同意自己掏钱、自行前往——这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眼看日本人的行程箭在弦上,这分明是披着羊皮的狼要行动。莫老邪也一直盼着苏俊回来,好一起想办法,痛打这只不怀好意的“狼”。

马丁教授知道留不住苏俊了,只是焦急地喊道:“苏……你这一走,铼元素的研究怎么办?我们到现在还没找到铼的踪迹啊!”

苏俊笑了笑,缓缓说道:“按我制定的方法,用x光照射锰矿,总会有发现的。科学研究哪有这么容易呢,教授?”

苏俊正和莫雨薇收拾行装,洪武捧着一幅字画走上前来,恭敬地递到他面前:“苏先生,这是有人托我转交您的——是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留在安南的墨宝。”

“哦?”

苏俊接过字画,展开一看,只见上面题着:“瘴烟随候改,山翠逐江浮。·卡¨卡′晓/说`惘` ·最*新!章,結~更′辛-快*心与孤云远,书同汉月留。”

苏俊指尖轻轻拂过宣纸上的墨迹,墨色虽历经千年,仍透着一股清劲之气。他抬眼望向窗外安南的远山,那诗句里的“山翠逐江浮”竟与眼前景致隐隐相合,不由得低声念了一遍:“书同汉月留……”

莫雨薇凑过来看了看,轻声问:“这字里藏着什么意思?送墨宝的人,是想托它说些什么吗?”

苏俊将字画缓缓卷好,眼底闪过一丝沉吟:

“褚遂良当年在安南为官,死在安南。但是他的笔墨里总带着些中原与边地相融的意趣。这诗里说‘书同汉月’,是盼文脉如明月照临四方啊。”

他顿了顿,看向洪武,“托你送画的人,没留下别的话?”

洪武摇摇头:“只说苏先生见了这字,自然明白。”

苏俊指尖敲了敲画筒,忽然笑了:“倒是个会借古喻今的。看来这安南之地,藏着的有心人,不止我们。”他将字画小心收好,“走吧,该启程了——有些事,得回故土才能做个了断。”

回程的火车上,

苏俊终于收到了郑逸那封迟来的信。

信里,郑逸告知他,他夫妻二人已平安抵达上海。

在苗疆公主的协助下,炎黄社的招人工作已然启动,通讯社正着手筹建。¨3¢8+k+a·n+s\h·u′.*n!e\t-郑逸还提到,眼下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赶赴北京,为报道孙中山先生的北京之行做准备。

苏俊看罢信,不由得一声长叹:“天妒英才啊!”

莫雨薇闻声一惊,抬眼望着他,急切地问:“哥哥,出什么事了?”

苏俊只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信上“中山”二字,一言不发。

他什么也没说,也什么都不必说。但他心里清楚,先生这趟北京之行,终将是与他毕生奋斗的这个世界,作最后的告别。

车厢外的风景飞速倒退,像极了握不住的时光。苏俊将信纸重新折好,指尖仍残留着纸张的粗糙感,正如他此刻沉甸甸的心绪。

莫雨薇顺着他指尖的方向看去,忽然明白了什么,嘴唇动了动,却没敢出声。她见过先生的照片,报纸上那个眼神清亮、总带着温和笑意的人,正为了一个更平等的世界奔走不休——可苏俊这无声的沉重,让她忽然觉得那笑容背后,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疲惫。

“为什么……”

她终究还是小声问了,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苏俊望着窗外掠过的田埂,良久才低声道:“有些路,走得越坚定,越容易耗尽心血。”他顿了顿,将信仔细塞进怀表夹层,“我们得快点回去。有些事,就算知道结局,也总得有人站在该站的地方。”

莫雨薇没再追问,只是默默握住了他微凉的手。火车汽笛长鸣,穿透云层,像一声遥远的召唤,也像一声无奈的叹息。

苏俊对二牛说:“我们不在圆山寨停留了,直接去云南府见岳父大人。他想必急坏了。”

二牛会意地点点头。

莫雨薇心里满是疑惑,很想问苏俊怎么会有这般先见之明,但终究没开口。或许是长久以来,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