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善离开后。
上善殿响起宇文衍爽朗的笑声。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只要解决了社会稳定,百姓温饱,国家经济这三大难题。
朝廷就可以腾出手来,逐个处理卧榻之侧的问题了。
突厥,吐谷浑,西域诸国,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国……
每一个名字,都是中原王朝心中的一颗钉子。
宇文衍凝视大周舆图。
嘴角上扬。
弯成一道美妙的弧度。
……
“陛下,醴泉宫来报,皇后娘娘身子突感不适,己经传太医署医官了。”
心情甚好的宇文衍闻讯心中一沉。
抬脚便向后宫跑去。
司马令姬在小皇帝七岁时成为正宫皇后。
到如今。
己经陪伴他十年整。
自从六月带她上终南山避暑,成其好事后。
小两口整日如胶似漆。
特别在贵妃木兰身怀六甲,淑妃萧婉儿生产不久的当下。
两位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极尽欢愉。
小皇后温柔贤淑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狂野之心。
宇文衍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好几次,都萌生了不晨练的念头。
好在。
十年如一日的习惯,战胜了自我堕落。
醴泉宫。
伺候的宫女有些慌乱地向皇帝行礼。
皇后身体不适,她们也怕因此受到责罚。
宇文衍摆摆手,径首进了司马令姬寝宫。
“媳妇,你没事吧,哪里不舒服……”
宇文衍三步并作两步。
快步来到凤榻前,握住皇后的玉手,急切地问道。
“陛下,臣妾无碍,就是有些呕心想吐!”
司马令姬俏脸通红。
含情脉脉地望着一脸关切的宇文衍,幸福的表情爬上面庞。
宇文衍一听,心下安定了许多。
他如今也是当爹的人了,一路上就是这么猜想的。
很快。
太医令甄权亲自赶来。
向皇帝见礼后,第一时间给司马令姬把脉。
南北朝时期的民风,还是相对比较开放的。
医官给皇后把脉。
不用隔着纱帐,更不用虚头巴脑的“悬丝诊脉”。
只是在手腕处盖了一块轻纱,以示尊重。
几息时间。
甄权便站起身来,满面笑容地向宇文衍拱手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皇后娘娘这是喜脉……”
得到医官的确认,宇文衍最后一丝担忧也没了。
“哈哈,好,好啊!”
“爱卿,随朕上善殿说话。”
宇文衍吩咐醴泉宫的贴身宫女好生服侍。
同时。
命人给两位太皇太后,朱太后,以及贵妃,淑妃传讯。
甄权留下安胎金方。
并表示会安排两位女医官进宫照料皇后。
君臣二人来到上善殿。
一边喝茶,一边就太医署的事务进行了一番交谈。
淑妃萧婉儿的剖腹产手术非常成功。
三个月过去。
伤口愈合良好,没有出现感染现象。
亦没有其他并发症。
此次成功的案例,给太医署手术堂的医官带来巨大的信心。
开始培训更多的外科手术医官。
其中,有十数位女性医官。
随后。
手术堂又进行了两例剖腹产手术,均取得成功。
手术本身己经没有多大问题。
关键点还是在术后的感染之上。
后面两例,就有一人在术后出现发烧的症状,伤口久久不能愈合。
“陛下,您说的那个青霉素真的比大蒜素还有效?”
“在研制成功前,朕也不敢说百分百。”
“你让他们放手去试就是了,失败是成功他娘,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萧婉儿手术后。
宇文衍吩咐,要加快青霉素的研制进度,给参与医官带来很大的压力。
甄权见皇帝并没有规定期限,内心也是松了口气。
对于皇帝在医学方面的见解,他是很服气的。
自己也从两人的交谈中获益良多。
至于天子小小年纪为什么懂得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