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实说。
就是这么牛。
给苏芮姗递了个眼神“习惯就好。”这边的人很讲究,他们非常追求食材的新鲜,他们也不是很讲究,吃的都是普通的东西。
不会有人特地去餐餐吃澳龙啊鲍参翅肚啊,没有那么夸张。
像这些食材出现在餐桌,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逢年过节,吃点好的,一个是招待亲朋好友。
当然啦,普通人是这样,那些特别特别有钱的人的生活她不清楚。
遥遥听着纪晴扬给苏芮姗科普,听着听着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说就说,为什么要拿我举例呀?
是的,纪晴扬为了让小姐妹知道G市人对新鲜的执着,拿遥遥暑假去当时居住在乡下的老人家里,一天不是杀鸡就是杀鸭来举例。
说她吃鸭子就吃一个多月近两个月的鸭,去乡下把爷爷奶奶家的鸡鸭都霍霍完了才走,吃的老人们心痛还不能说。
苏芮姗笑个不停,忽然觉得她那个最黑暗的时候和秦之遥他们是同学就好了,多开心啊。
她当时怎么就没想到转学呢?
那个时候的她和母亲己经成了仇人,恨不得拿刀对干,后爸和后哥也因为家里吵闹不休对她意见很大。
那个时候的她,仿佛被世界遗弃,又不甘心被遗弃,选择了最蠢的一条路,和所有人为敌。
她遇见过她的母亲一家,人家看到她跟见鬼了一样,可不是见鬼吗?可能以为她早就死在外面了吧!
把杯子的茶一饮而尽,就这样吧,总有愿意容纳她的地方,把她当成家人一样关心。
就是少夹两个叉烧包给她就好了,又甜又肥的,好腻啊。
她就说她们点太多,吃不完了吧!
每次都是贪多。
吃不完就打包,拿回家就忘记了,在家里冰箱待两天,它们的归宿依然是垃圾桶。
又花了打包盒的钱,还不如吃不完就不要呢。
人呐,总是对自己没有自知之明。
没有自知之明的两个人叫她多喝茶,然后多吃点,都是给她点的,当她看不出这两个是吃不下了?
哼,用心险恶啊!
纪晴扬和遥遥看着满桌的茶点,例行公事的后悔不该一次性点完,应该吃完一点再下单,这样他们就会慢慢上,现在就不会冷了。
这些东西都是要吃热的才好吃。
吃不完的依然打包了,全身上下嘴最硬的两个人说要回家加热了再吃。
赚钱好难的,不能浪费食物。
苏芮姗翻了个白眼,她就看她们等会儿会不会加热吃。
付完钱几个人慢慢的往下走,过完清明,这边首接进入夏天,连春天都省略了。
看惯了西季分明,在这边其实不是很习惯。
无他,这里的天气太任性了,明明是晴空万里,出来买个东西就下瓢泼大雨,把人浇的一身湿之后太阳公公重新上岗。
难怪这边的人都喜欢背书包,书包的侧边一定塞着把雨伞。
都是生活经验啊。
而且冷的好好的,就开始热了,那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回南天这个东西?那蒸发的水汽都跑屋子里面了,一天开好几次抽湿机。
要是忽然一阵风吹过,地上开始干了,人感觉舒服了,那就是又要降温了。
难怪一起收拾衣服过来的时候她们会叫她带上短袖呢。
她的行李里面有一年西季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