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门不知所措的陆云旗,“不让看什么?”
两人异口同声,“没什么!”
随后两人大笑。
陆云旗挠挠头。
这两人笑什么。
管他笑什么。
媳妇开心他也开心。
笑眯眯走了过去,帮着一起调天线。
小河村建厂如火如荼的展开,通电,选址,文件,全部一件不落的在半个月之内进行完毕。
公社开会时。
云英提出了他们要追随小河村的步伐,过年后也要建厂房。
有了小河村在先,他们就容易很多。
他提议,大河公社要建立专业的运输队,将小河村的糕点,白云大队的小鱼干,全部送到外省去,他们要把生意做到全国。
这一提议,首接炸开了整个县城。
要建立运输队,那就要招人。
卫康健一不做二不休,首接在县城的广播站买通了三分钟的稿子,将大河公社的发展公之于众,同时欢迎有志之士报名参加运输队和糕点厂的考试。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
吃过早饭,乔婉月和郭书记从家里出来,糕点厂离小河村不足十分钟的车程,两人过去的时候,莫礼带着人己经打好了地基。
“婉月,书记,你们来了。”
“怎么样,什么时候能完工?”郭书记有些激动。
莫礼想了想,“十五。”
她给了一个准确的日期。
前期的准备工作做的够多,砖瓦厂也是提前联系好的,两班建工队日夜兼程的工作,基本能在十五之前完工。
郭书记,“劳烦莫老费心了。”
莫礼笑道,“不费心,我喜欢。”
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算是费心。
乔婉月和郭书记进去看了看,厂房占地二十亩,初步打算建立五个生产线,再加上文职办公室,七七八八加起来也需要几十间房子。
“招工那边怎么样了。”郭书记问。
乔婉月道,“报名的人挺多的,试题我己经准备好了,一共考两次,一次笔试,一次实操,不认识字的可以首接参加实操,技术熟练的可以放宽要求。”
“不认识字,也行?”
乔婉月笑道,“一开始不卡那么严,进来之后咱们半个扫盲班,不愿意认字的辞了。”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