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可能真的对外宣称断绝与靖远伯府的关系,顶多是以后求到他跟前他不愿意援手罢了。本文搜:看书屋 kswxsw.com 免费阅读
就算如此,李家出了一个高官贵人,这个高官即便不乐意搭理兄弟族人,兄弟族人也能扯虎皮当大旗,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嘛。
老靖远伯没有理会妻子的冷嘲热讽,也没有说出自己的考虑,在他看来,女人相夫教子就好,外面这些事情不必跟她们多说,反正她们也只看得到眼前那点利益,目光短浅,不懂得以家族利益为重。李家的事情还是可以全权做主的,妻子抱怨归抱怨,也妨碍不了什么。
在李承源过来请老靖远伯和李母出去的时候,老靖远伯对他问道:“听说你三弟跟卫国公府的三公子是朋友?”
李承源微微一怔,回答道:“应该是吧,四弟与三弟发生冲突之后,就是赵三公子为三弟出头的。”
其实如果是三弟和四弟发生冲突,李承源会在考虑之后选择站李敬源那边,毕竟他都按照父亲说的给李敬源投资那么多了,要是因一个纨绔嫡弟把李敬源得罪了,他的投资不是白投了吗?
但李敬源和司源的冲突,司源全程没怎么开口说话,都是赵霖为他出头的,那么李承源在不占理的李敬源和占理的赵霖之间该选择站谁,那还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出选择吗?
李承源和老靖远伯都是一样的人,对亲人是有亲情的,但比不过利益。
李承源对老靖远伯说道:“赵三公子看着与三弟不是很熟悉的样子,但他却很为三弟说话。”所以他拿不准司源跟赵霖的关系究竟如何。
老靖远伯也没有再说什么了:“走吧。”
李母这个寿星公出来之后,更引人注意的也还是老靖远伯这个靖远伯府的真正掌权者。
虽然说靖远伯府现任靖远伯是李承源,但李家的人脉资源和人情面子都要靠老靖远伯,来参加李母寿宴的人,也大多是看在老靖远伯的面子上来的。
宾客们纷纷跟老靖远伯打招呼,顺便给李母祝寿。
老靖远伯笑容满面的应酬着,不过他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因为有许多跟靖远伯府没什么太深交情的人家竟然也来人送礼了,送的贺礼还挺贵重的。
这不禁让老靖远伯心中奇怪,毕竟上流社会高门大户之间送贺礼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关系亲近的人家送重礼,关系不亲近但有求于人的人家也送重礼,关系不亲近只是走个过场的人家送的礼物也是看得过去就行,互相给个面子……
所以这些跟靖远伯府关系不亲近,甚至门第比靖远伯府还要高的人家,竟然派人来靖远伯府送上如此重礼,实在让老靖远伯想不通,难道人家还有什么地方是有求于靖远伯府的吗?他们靖远伯府已经走下坡路了,哪里就值得这些门第比他们高的人家送重礼求上门呢?
怀着心头的疑惑,老靖远伯就特别的关注着这些跟靖远伯府关系不亲近却又送上重礼的宾客们,然后他惊讶的发现,这些宾客在送完礼祝完寿之后,竟然一个不落的去找他那个纨绔嫡子李司源敬酒,而且态度还格外的客气。
这是怎么回事?
老靖远伯怎么想都想不通,他这个三儿子纨绔名声在外,就算近几年因为孩子出生了长期待在家里养崽,很少出门,不那么纨绔了,但也没那个资本让这些高门大户家的公子哥主动凑上前敬酒吧?
在意识到这些本来跟靖远伯府不亲近的高门大户人家是冲着司源才来参加李母的寿宴,并送上重礼的,老靖远伯顿时就心思浮动了起来。
虽然不知道他这个三儿子是怎么跟这些人搭上关系的,但显然对李家是一件大好事。
在寿宴结束之后,老靖远伯就叫李承源把司源给留下,他要问清楚原因,心里有底了才好利用司源的这些人脉关系为靖远伯府谋取更大的好处。
但让老靖远伯没料到的是,司源在寿宴刚结束,就迫不及待的回家去了,李承源根本没来得及通知他留下。
老靖远伯没好气的瞪了李承源一眼:“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李承源也觉得自己很冤枉,三弟身边一直围着人,不是这个国公府的公子,就是那个侯府的少爷,他也不敢随便上前去打断他们的交流。
本想着等三弟跟那些身份贵重的宾客们交流完了,自己再上前去把三弟留下来住几日,却没想到他一个转头的功夫,三弟就带着妻儿走人了,连声招呼都没跟他打啊。
老靖远伯在知道自己的纨绔三儿子身上有这么大的利益可图之后,自然是不会在意司源寿宴结束后不告而别的行为,反而还为他找理由开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