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家中父兄得力,家族势力庞大, 让皇帝也不得不给面子宠爱。本文搜:零点看书 0diankanshu.com 免费阅读
至于那些没什么家世背景的嫔妃想获得皇帝宠爱,就要有惊人的美貌或者与众不同的地方讨得皇帝喜欢。
不过这种家世背景不行的嫔妃容易失宠,被其他家世好的嫔妃欺负了,皇帝也不会为其主持公道的。
可以说在当今的后宫里想过得舒坦如意,家世才是第一位。有家世, 就算犯了错, 只要没有严重到让皇帝无可忍耐, 基本不会有惩罚。
淑妃很庆幸自己家世雄厚, 才能稳坐正一品淑妃之位,还能生育二皇子。
不过淑妃也清楚,她的家世背景越好,皇帝就越忌惮她生的二皇子。
皇帝就是那种不看重家世不好的嫔妃,但又忌惮家世好的嫔妃。
这还只是嫔妃, 到了皇子头上更是如此, 皇帝忌惮那些母家势力强大的皇子,看他最宠爱的是母家基本没有势力的五皇子就知道了。
五皇子的太子之位可以说就系于皇帝的圣眷之上, 一旦皇帝不再信重五皇子, 那些因为皇帝的看重才来效忠他这个储君的朝臣们,也都会离他而去。
这就是淑妃认为自己儿子想把太子拉下马不难的原因。
皇帝的宠爱算什么?那就是阴晴不定的六月天, 根本不会长久,只有真正死忠的家世背景才是长久的根本。
淑妃将自己的想法细细的告诉二皇子,二皇子听得半信半疑:“英国公真是因为父皇才效忠老五的?”
可他怎么听说自己父皇那么看重英国公,是英国公手握兵权,并且这兵权父皇还拿不回来?
这般面对父皇都豪横的英国公,会因为父皇的一个指示,就心甘情愿的给太子当后盾吗?
二皇子刚产生这个念头,他就迅速掐灭掉了。
肯定是父皇的指示,英国公才选择支持太子的。
总不可能是英国公觉得太子是明主之相,主动自愿支持太子吧?
二皇子宁愿相信是皇帝偏心太子,他也不愿意相信是太子靠自己折服了英国公。
淑妃不知道二皇子心里的纠结,她此时正高兴着呢:“贵妃这次栽了,我儿真是干得好,大皇子跟你完全没法争了。我儿放心,这一次就算有太后,本宫也不会再让陈贵妃,不,是陈贵嫔再有翻身的机会!”
淑妃与陈贵嫔之间的争斗,就是属于后宫争斗了。
淑妃没想把自己儿子也拉进来,二皇子也只是一心在前朝与大皇子斗,后宫这块地方就放心的交给他母妃了。
二皇子按照淑妃的叮嘱暂时低调了下来,毕竟二皇子刚被皇帝迁怒训斥了一顿,自然不好蹦跶着刷存在感。
大皇子一派的人就惨了,这段时间以来,几乎每天早朝都要承受皇帝的怒火。
特别是陈家,迎来了皇帝狂风暴雨般的打压和训斥,就连承恩公的爵位都被暴怒的皇帝给褫夺了。
皇帝直接让太子不必留情的将陈家作奸犯科之辈通通抓入大牢关押,名正言顺的发落陈家。
皇帝当然不可能以陈家勾结大皇子夺嫡为由惩处陈家,毕竟这种事情除了陈家和大皇子在做,其他几位夺嫡的皇子和他们的母家也同样在做。
摆在明面上说出来,这的确是大罪,但皇帝清楚这种夺嫡之争的潜规则就是不能摆在明面上。
皇帝就只能以陈家人违法犯罪的名义将其解决,而陈家人除了年轻女眷之外,男人和管家夫人几乎个个都有人命在身,什么卖官鬻爵、包揽诉讼、放高利贷、土地兼并、夺人家产、强抢民女……几乎没有他们不做的坏事。
周熙趁此机会将陈家所有犯罪之人都关入大牢,一个也不放过,也不姑息。
不过周熙知道,自己把这些陈家人迫害平民百姓的罪证摆在皇帝面前,皇帝只会觉得这不算什么罪,毕竟陈家是他的母家,皇帝的母家人欺压几个贱民算什么罪?
然后说不定就在陈太后的求情之下,再次高高抬起轻轻放下了。
周熙不愿意让这群欺压百姓的恶人就此逃过一劫,所以他给皇帝看的罪证是陈家怎么给大皇子输送大量利益,怎么挖皇帝墙角意图支持大皇子当新帝的。
有周熙将这些罪证稍微动一点手脚,陈家支持大皇子夺嫡,就变成了支持大皇子登基。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一回事,实际上完全不是一回事,大皇子夺嫡争夺储君之位,那么在皇帝看来大皇子和陈家想拉下马的是周熙这个太子,他这个皇帝还是可以稳坐钓鱼台的。
但陈家支持大皇子登基,那可就变成直接剑指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