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列红色的高速列车驶离米兰中央车站,将那座充满了现代设计感与未来气息的都市甩在身后时,柳如烟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场从文艺复兴到现代t台的“时空穿越”。鸿特晓说罔 首发那支由aurora出品的、如同午夜星空般的钢笔,被她珍重地放在随身的背包里,与那本来自佛罗伦萨的、散发着皮革清香的手账本,静静地躺在一起。画布与画笔,终于相遇。
火车向东行驶,窗外的景色,从伦巴第平原的工业区,逐渐过渡到了威尼托大区广袤而富饶的田野。空气中,仿佛都多了一丝来自亚得里亚海的、咸湿而又温暖的气息。
柳如烟的心中,充满了对即将抵达的这座城市的无限向往。罗马,是帝国的史诗;佛罗伦萨,是人文的赞歌;米兰,是现代的序曲。而威尼斯,她知道,那将是一首完全不同的、关于水与梦的、华丽而又略带忧伤的船歌。
“林教授曾经说过,”陆沉看着窗外,似乎也从米兰的快节奏中抽离出来,陷入了一种更柔软的回忆,“如果把意大利比作一个美人,那么罗马是她威严的头颅,佛罗伦萨是她优雅的身躯,而威尼斯,就是她那双倒映着星辰与泪光的、最美丽的眼睛。”
“这座城市,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迹。它建立在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一片泥泞的泻湖之上。它的居民,为了躲避战乱,用无数的木桩,硬生生地,在水中打下了一片基业。它的财富,不来自土地,而来自海洋。它的辉煌,是建立在对贸易的垄断和对东方的想象之上。它的美,是一种极致的、人工雕琢的、脆弱而又即将逝去的美。所以,看威尼斯,要趁早。”
听着陆沉的讲述,柳如烟对这座城市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浪漫的旅行,更是一场对一个伟大海洋共和国最后荣光的追寻与告别。
当火车最终穿过长长的跨海铁路大桥,如同驶向一片蔚蓝色的梦境,停靠在威尼斯圣卢西亚车站时,他们正式踏上了这片漂浮在水上的土地。
一走出车站,宏伟的大运河(grand al)便豁然出现在眼前。这里没有马路,没有汽车,甚至没有自行车。城市的街道,就是纵横交错的、碧绿色的运河;城市的公共交通,就是来来往往的、被称为“水上巴士”的vaporetto;而出租车,则是线条流畅的快艇。
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腥味和一种古老建筑特有的、略带潮湿的气息。海鸥的叫声,取代了城市的喧嚣,成为这里最主要的背景音。
他们没有选择住在游客最集中的主岛,而是在陆沉的精心安排下,乘坐水上巴士,前往了相对宁静的、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学院区(dorsoduro)。他们入住的,是一家隐藏在小巷深处的、拥有一个美丽私人花园的精品酒店。
他们的威尼斯第一场直播,就在酒店那可以俯瞰小运河的窗前开启了。这一次,他们的穿着,充满了慵懒而又优雅的度假风情。陆沉穿着一件白色的条纹海魂衫,搭配一条米色的休闲裤,像一位准备去参加帆船赛的贵公子。柳如烟则穿了一条白色的、带有蕾丝镂空的亚麻连衣裙,赤着脚,头发随意地披散着,像一个刚刚从午睡中醒来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少女。
直播间的标题,也充满了对这座水上之城的诗意想象——“漂浮在亚得-里亚海的迷梦,贡多拉上的叹息!‘往后余生’意大利篇最终章,水城威尼斯!”
“ciao, venezia!”陆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被水城独特氛围感染后的慵懒,“各位‘云游’的伙伴们,我们已经抵达了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漂浮在水上的城市。+l/a+n\l_a¨n^w\e¨n+x!u^e^.\c¨o~m¢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将彻底告别陆地,像两个迷路的旅人,在这座巨大的水上迷宫里,探寻它的辉煌、它的浪漫和它那略带忧伤的绝代风华。”
他们的威尼斯之旅,第一天,就从一场“有预谋的迷路”开始。
他们没有看地图,也没有设定任何目的地,只是从酒店出发,随意地,在纵横交错的小巷(calle)和桥梁(ponte)间穿行。
威尼斯的魅力,正在于此。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到怎样的风景。他们穿过挂满了晾晒衣物的、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居民区,看到当地的老奶奶,正用吊篮,从楼上将东西传递给楼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