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在深圳改行去做装修,还是沈林风交代陈前军,一手把他和江科,包括付江勇培养起来的。可卢先明的嘴巴不像江科和付江勇那么甜,加上在陈前军手下干活的人也多,人家也不可能一直主动去照顾你啊!
想一想,其他徒弟都善于哭穷,巴巴的凑到师父面前要活干。偏偏卢先明要面子,嘴巴笨,不知道主动开口。即使陈前军念旧情,照顾他一两次,也不可能长期给他提供方便嘛。
别的不说,首先就对殷勤孝敬烟酒的徒弟不公平。
社会就是如此现实,哪怕是亲人、师徒、同学或者同事,照样也分亲疏远近。那些善于经营关系,懂得维护感情,而且嘴巴甜会说话的,往往总是能够抢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用一句粗俗的话形容卢先明,那就是吃屎都抢不过狗!
或者,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从卢先明身上,沈林风也得到很多启示。
想一想这些年来,他曾经帮助卢先明从工厂转行到装修行业,现在又从装修行业转到工厂,兜兜转转都是为了让卢先明过得更好一些。
该说不说,他算是对得起卢先明的。
可卢先明属于被动型人格,不善于经营人脉,也不懂得算计。进入装修行业之后,依然抢不过很多同行,导致自己的资源和机会越来越少。
同样面对行业大萧条,人家该干嘛干嘛,而他只有做一天休三天,收入非常不稳定。其实背后折射出来的东西,正好说明一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卢先明能力没什么问题,完全可以胜任按部就班,听话照做的工作。只要你安排到位,他绝对执行得漂漂亮亮的。
可是,他就是不擅长自我发挥。
凡事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如果自己不自发自动的寻找机会,在平台上想办法丰富自己,成就往往是有限的。
就拿江科和付江勇来对比,他们两人在做装饰的时候,人脉和资源都比卢先明更好,赚得自然也更多。江科有沈林风罩着,姑且不去跟卢先明比较。可是付江勇也是一穷二白,跟沈林风和江科的关系和卢先明一样,都是朋友,没有亲疏差别。
遇到挫折的时候,江科和付江勇能够积极主动想办法,及时调整,从装修行业跳到烧烤餐饮上面。在疫情期间,他们还主动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根据市场情况去调整经营思路。
到目前为止,江科和付江勇的烧烤店,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烧烤店,而是一家综合性质的大排档,餐饮、烧烤、海鲜、干锅什么都有。他们上的网络平台更是五花八门,包括美团、饿了么、抖音、微信小程序等等,只要有利于宣传和营销的平台,两人都赶上了。
不仅如此,市场上流行的扫码点餐,两人早就安排上。
总之,怎么方便,江科和付江勇就怎么来。
难得的是,两人合作那么多年,竟然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在合作伙伴里面,也是非常少见的。
想到这些,沈林风突然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在新平台上,主动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守着陈旧的平台和思想,得过且过的混日子。
接下来几天,他重点窝在丁石凯的生物制药公司,主动频繁的跟股东们接触和交流感情。同时,也是在交换意见,了解其他股东的有些想法。
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往来,他也能获得更多股东的支持和友谊。
沈林风深知,丁石凯的圈子不一般,既然人家把自己带到这个圈子,那么他就应该把握好机会,不能在等丁石凯来督促,像一只青蛙似的夺一下动一下。
进入一个新圈层不容易,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
沈林风拥有生物制药股东的名头,加上丁石凯的背书,想走进这个新圈子还是挺容易的。经过几次拜访和联络,他便获得好几个大佬的认可。
认可的标志,就是人家组局的时候,把他加进去了。
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沈林风分外珍惜每一次机会,他严格要求自己,力求每次聚会都有所表现。当然,所谓的表现,并不一定要惊才绝艳,震撼在场的大佬们。
他不是天才,也不是世家公子,实话讲很难打动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