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太后也正准备就寝了,却听见门外传来动静,似乎是宫人们说话的声音。
太后眉心微皱一下:“荷月,外头是什么事,动静这般大。”
荷月是今晚替太后守夜的大丫鬟,听到太后的询问就立刻出去了解情况,没一会人就回来了,她躬身与太后禀报。
“回禀太后,外头是陛下身边伺候的顺德公公。”
“这么晚了,皇帝那边是出了什么事吗?”太后不解,说着还准备起身。
谢凌川派人过来了,哪怕是太后也不能躺在床上,总要出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荷月连忙上前扶着太后,似乎是迟疑了几分才开口。
“应当不是陛下的事,是锦绣宫那边贵妃娘娘的佛经抄完了,陛下今夜正好在锦绣宫就让顺德公公给送了过来。”
太后脸色瞬间变了,佛经抄好了还需要谢凌川身边的公公亲自送过来?
其中怕也是有敲打的意味,太后冷笑了一声,却没说什么,由着荷月伺候她穿好外衫才扶着她出门。
寝宫外顺德恭顺的将抄好的佛经奉上,桂嬷嬷接过佛经转递给太后。
太后随意翻阅了几卷佛经,字迹工整,除此之外并不是统一的笔迹,太后也不陌生正是谢凌川的笔迹。
太后手上动作顿住,的确如同谢凌川所说,太后哪怕是认出了谢凌川的笔迹却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勉强笑了笑。
“辛苦苏贵妃了。”简单的几个字,是人都听出了太后语气中的冷淡。
顺德更是躬身垂眸:“东西送到了奴才就先回去,陛下那边还等着奴才伺候。”
太后看了顺德淡淡应了一声,与身侧荷月道:“哀家头又有些不适,扶哀家回去休息。”
次日,就是祈福祭祖的日子,谢凌川也不必上朝。
因此顺德也就没特意去喊醒谢凌川,春禾自然也不会不识趣的进入喊苏容漪。
苏容漪一觉睡到了自然醒,醒过来时正好看到与她面对面的谢凌川心猛的停顿了几秒。
往日谢凌川卯时上朝,苏容漪醒来时身侧早就凉了,这还是第一次苏容漪醒来时谢凌川还没离开,并且还在沉睡中。
苏容漪也有些别扭,不知道要不要起身,她睡在里侧若是起身肯定惊扰谢凌川的。
思索后,苏容漪决定还是继续躺着等谢凌川醒过来吧。
也许是无聊苏容漪眸子转了一圈后又落到了身侧男人的脸上。
谢凌川的睫毛很长,眉头有几分像先帝,但其他五官更为精致,估计是遗传了身后容妃的美貌。
当初容妃只是一小官之女,却生下了谢凌川这个先帝长子,最后晋升为妃,容貌想来是不错的。
苏容漪各种的胡思乱想,身侧的谢凌川却突然睁开了眼,他在与苏容漪对视的第一眼就看到了苏容漪眼中的欣赏。
不知道是某种心理,谢凌川心情不错,也笑着开口问。
“朕的容貌可让贵妃满意。”
苏容漪“偷看”被抓这个正着,脸上微红了几分,随即坦然开口。
“自然是满意的。”
谢凌川闷笑了一声,也没再继续逗苏容漪,转而起身,苏容漪也跟着起身顺便喊进来外头的宫人伺候两人更衣。
宫人们也伺候着两位主子穿衣洗漱完,御膳房那边的早膳也送了过来。
谢凌川在锦绣宫用过早膳后就先回乾清宫换了套衣裳,才去与朝臣会面,出发去明远寺,而苏容漪则是首接从锦绣宫出发即可。
明远寺虽就在京城界内却也是最边缘那处,马车过去要两个多时辰。
这次出行不再是参加什么臣子孙儿满月宴之类的,而是正经的祭祖,因此出行的声势浩大。
路过闹市时,百姓们还要下跪迎送宫中的马车,一首到远离喧闹声,苏容漪才敢掀开马车的窗帘。
果然是己经到了郊外,空气中似乎都是自由的味道,苏容漪前后看了下,这次祭祖的队伍很长。
苏容漪的父亲苏长宏是一品大将军,应该也是在队伍中的,但不在前头,苏容漪没看到。
与此同时,最前头,谢凌川的马车中,谢凌川也开口与顺德吩咐。
“让贵妃到朕的马车中来。”
顺德自然是应声,并去后头“请”苏容漪,苏容漪也被请到了谢凌川的马车中。
“陛下。”苏容漪进马车后与谢凌川喊了一声。
“路途无趣,贵妃也是如此,正好过来陪朕下棋。”谢凌川看了苏容漪一眼,抬手招呼着。
谢凌川的面前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