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 第17章

第17章

长听起来实在。

晓阳说没见识,李叔去了工业园区当筹备组长,下一步就是名正言顺的工业园区的一把手,这是和乡书记平级的。这工业园区是新事物,是县里改革的一个大动作,李叔能去是最好的安排,因为李叔人点子多,主意大,胆大心细,这事,她还想不出比李叔更合适的人选。

我们先到了县委家属院,正好赶上吃饭,更为难得的是叔叔阿姨都在家,结婚后我到这里已经算是轻车熟路,也没有了当初的羞涩和紧张,只是邓叔叔在家,面对这个一县之长,我还多多少少有些不自然。但晓阳告诉我,干啥事也不能扭扭捏捏,没有什么是大不了的。见我们进了门,叔叔阿姨都放下了筷子。邓叔叔一脸微笑,阿姨则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邓叔叔说,思君,孩子回来了,再去炒个菜。

我说,叔叔,不用了,我们中午吃的多,晚上吃不了多少。

晓阳说,爸,你偏心,我回来咋不加菜。

邓叔叔说,爸不是偏心,今天我们炒两个菜,朝阳陪我喝点。说着,就去柜子里拿了酒。

晓阳说这酒就不喝了,一会还要回县医院家属院。说着就给叔叔拿出了新买的衣服比了比。合适。

邓叔叔说你们结了婚,回家这么多次,我都没时间,好不容易聚到一起,我们就少喝二两,行不行呀。

上了桌,自然是我来倒酒。邓叔叔说,晓阳,你去拿个搪瓷缸过来,把酒温一温,天冷酒凉。晓阳拿出来搪瓷缸,这个搪瓷缸,我太熟悉了,边上几个地方已经褪了漆,这就是晓阳在安平当党政办主任的时候那个搪瓷缸,上次去党校,我俩也是用这一个搪瓷缸吃的饭。

晓阳倒了暖水壶的热水到搪瓷缸里,邓叔叔说,朝阳,这个搪瓷缸,是晓阳上中专的时候我去买的,算下来,也有了些年头,这不,晓阳去柳集上任,觉得这个搪瓷缸实在太过陈旧,就留在了家里用。这些东西,我倒觉得,新的旧的只要还能发挥它的作用就还有用武之处。

我确实没想到,这个搪瓷缸晓阳已经用了六七年,邓叔叔竟然还把它保留下来。事实上别说邓叔叔是一县之长,就算是普通的农村家庭,这样陈旧的搪瓷缸,都不一定会在使用。

我和邓叔叔上了桌,邓叔叔说,先倒上喝着。这时候的邓叔叔,虽然头发整齐,气场强大,但多了一分长辈的慈爱。我忙拿了酒瓶,给邓叔叔斟了酒,我当过文书,又干了党政办副主任,自然知道酒要满、茶要浅的道理,这倒酒的本事也是练到了位,多一滴则溢,少一滴则浅。邓叔叔看我倒了酒,微笑了一下说,不错,这个功夫到位了。年轻人就是要这样,眼到心到手也能到。

几杯酒下肚,浑身有了暖意,我心里那份小小的胆怯也随着酒精的刺激而烟消云散,酒壮怂人胆,古人的话诚不欺人。

邓叔叔又拿这搪瓷缸举起了例子,这搪瓷缸到了一定的时间,漆也退了,边也烂了,就不好让它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现,就该让他挪挪位置在其他地方和领域发挥作用。这就好比我们这的改革,老的那批已经不适合在干改革的工作,这就给了你们年轻人上台的机会。

一批新的搪瓷缸出厂,你阿姨选中它它就在厨房里,我选中它他就在县委食堂里,如果乞丐选中了他,他就会跟着乞丐去讨饭。所以,有时候有些事没有选择。晓阳,朝阳,你们俩,不要想着做一个安于现状的搪瓷缸。

这次我们去了沿海,也算是开了眼了,那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和我们真的不一样,那股子干劲和拼劲让我们很受刺激。在回来的路上,我和钟毅同志就达成了共识,不能在等在靠在要了,谁先干起来谁就先富起来,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有些要干事的人思想转不过来,跟不上节奏,那这批人就是那批老搪瓷缸,他们已经不适合在出现在食堂里了,就把他们拿到厨房来。不换思想就换人,这一点我和钟毅同志的看法是一致的。所以,你们李叔马上要去筹建县里的第一个工业园区。

正说着,阿姨已经炒了两个小菜,坐了下来。我忙给阿姨递了筷子。阿姨说,老邓,就听你这说话了,让孩子们也吃点。你们边吃边说。邓叔叔说,来来,人到齐了,我们一家人还没有好好坐下来说说话。阿姨和晓阳自是以茶代酒,但邓叔叔的话里话外,让我始终感觉话里有话。

邓叔叔喝了酒,吃了几口菜,又接着刚才的话题聊了下去。这搪瓷缸那跟着什么人也很重要,如果跟对了人,他就能用个六七年,如果跟不对人,用不两年就把他丢弃了。朝阳,你算是跟对了人,今天,我和钟毅同志找你李叔谈话,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