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看朱十一对朱雄英的态度。
“无妨,不碍事!”
“两位岳丈无需多言!就这么定了!”
朱十一,斩钉截铁的说道。
没啥好担心的,朱标敢将朱雄英放过来,那就没啥事。
朱标又不傻。
敢和老朱对着干,那是朱标有恃无恐。
毕竟朱标和朱元璋的关系如同普通人家的父子,打断骨头连着筋,再怎么吵闹,那也是父子。
其他皇子,那就是真的是老朱的其他儿子了。
再者,朱雄英如今六岁,待在他身边,或许就能逃过8岁那一劫难。
朱雄英若是活着,大明历史又是一篇崭新的篇章。
“唉!”
刘伯温,轻叹了一口气,一点都不装模作样。
何年何月才能真正离开这个权力斗争的漩涡。
他想逃,可是逃不掉。
反观李善长却是沉默下去。
他不知道这一举动,会不会触怒朱元璋的神经,会不会惹火烧身。
但李家想要振兴,这一步又不得不踏出。
总是要站队的,机会就这一次,错过了就没有了。
这一刻,他选择相信朱十一的选择!
“嘿嘿,太好了,可以听叔公讲故事啦!”
朱雄英,当即兴奋的喊道。
“英儿以后可要乖乖的听叔公的话,不许耍脾气,知道吗?”
朱标面含笑意,叮嘱道。
心中甚是满意。
如此一来,朱雄英的学识不用担心了,地位亦是不用担心。
相信未来定能够成长为一代英主!
“是父王,孩儿谨记!”
朱雄英稚嫩的声音响起,声音中夹杂着坚定之意。
“来来吃菜,都凉了!”
“太子尝尝我的手艺,最近新学的!”
李筱筱见气氛有些严肃,急忙招呼道!
……
半个时辰后,朱标离开定国公府。
府内。
“叔公,叔公,上次那个三十年河东三十河西那个故事还没有讲完,后来怎么样啦?”
朱雄英抱着朱十一的胳膊,奶声奶气的撒娇道。
“今日不讲那个故事!”
“咱讲别的!”
朱十一,笑道。
“好耶好耶!”
朱雄英开心道。
虽然对那个故事念念不忘,不过叔公的故事都很精彩。
“叔公给你讲这个故事,名叫玄武门之变!”
朱十一,朗声道。
“噗!”
饭后的刘伯温,正在品茶,听到这话,当即一口茶水喷了出去。
“啊?”
李善长本来躺在躺椅上,悠哉悠哉晒太阳,结果差一点一头仰后面去!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看到对方眸中的难以置信之色。
玄武门之变啊。
朱十一这是想干啥?
提前给朱雄英科普,如何争夺皇位吗?
为朱雄英幼小的心灵下埋藏一个造反的种子?
幸亏朱标走了,若是这话被朱标听到,那朱标如何想?
“贤婿啊,皇孙还在识字阶段!”
刘伯温,忍不住叮嘱道。
玄武门的教诲,是不是早了点。
朱雄英听得懂吗?
“没什么不可以的,听故事么!”
朱十一,回道。
老朱惹他生气,那他自然也不能让老朱闲着,必须给老朱填堵!
再说了,玄武门怎么了?不就造个反而已,老朱的儿子、孙子,哪有一个善类。
各个都想着造反。
要么不想造反的,就不务正业。
朱雄英若是在他手里能够扛过去,那有极大可能应对皇叔的反心。
早点传授造反的知识,没毛病!
“故事主人公,叫做李世民,他……”
朱十一,旋即详细的讲道。
朱雄英小脸满怀期待,可谓是听得津津有味!
“老朽老了,眼花耳聋,什么都没听到。”
刘伯温,一看这架势,当即起身返回屋中!
“伯温兄,对弈如何?”
李善长没打算离开,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