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禀报道。
“父皇如今什么情况?”
晋王朱棡,问道。
“回王爷的话,太上皇一切安好,并无其他消息传出。”
官员回道。
“嗯,下去吧!”
“传令三军,迎战北元太尉蛮子、驴儿大军!”
朱棡,神色平静,当即下令道。
“王爷,朝中发生这等巨变,定然朝野动荡不定,我军还要继续攻伐吗?”
心腹将领,忍不住问道。
这不对啊,按理说,现在不应该是回师,亦或者按兵不动,怎么还要继续迎战。
“没有任何区别,无非不过就是叔父国策得到推行,太子再也不用苦心规劝罢了。”
“日后,晋地的一切,也不用藏着掖着了!”
“至于朝野动荡?不可能的。”
朱棡,平静道。
若是父皇被软禁或者是其他的话,说不定还有点机会。
父皇一切安好,那就足以证明一切了。
他敢带兵入京,到时候带兵平叛的只怕就是父皇本人了!
反,反个锤子,还是等父皇和大哥,还有叔父死了再说吧!
“啊?”
“王爷,此刻我军继续深入,一旦朝廷有事,只怕无法及时回军啊!”
心腹将领显然没领会。
什么叫做没有区别?
朝野怎么就不会动荡?
“无妨,不碍事!”
“真出了事,来得及!”
“如今趁着二哥征倭,朱棣兵力不足,尽快将北元拿下,才是上策!”
晋王朱棡严肃道。
现在在朝中,大明境内,想要扩大他的影响力,那是比登天还难。
唯有在开疆辟土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增大自己的权势未来才有一争之力!
“是王爷!”
心腹将领虽然不明白,但王爷都这么说了,他只能听命。
……
倭国。
九州岛上。
秦王朱樉,正饶有兴致的欣赏着面前的京观。
“报王爷,朝中巨变……”
一位将领跑来,高声道。
“啊?这么快?”
朱樉,一脸愕然。
瞬间对眼前的京观没了兴致。
“朝中对征倭之事可有异议?”
“可有意图调兵回朝?”
朱樉,问道。
“回王爷,未曾听闻消息。”
“陛下下令,继续攻伐,并无其他!”
将领回道。
“奥,那本王就放心了!”
朱樉,顿觉轻松起来。
皇位,他压根懒得去想,有父皇和叔父在,朱标的皇位那就是个铁桶。
稳的很。
他只是担心朱标勒令他回朝,他没法继续征伐倭国了。
一旦回朝后,那自己筑京观的乐趣,就没了。
叔父对此管控的格外严格。
他是一万个不愿意回朝,反观在倭国这里,无人节制,想怎么就怎么的。
“传令下去。”
“大军不可贪功冒进!”
“必须稳扎稳打,徐徐图之。”
“还有,严禁倭人投降!”
秦王朱樉,当即下令道。
“王爷,贤相有令,倭国可是有大量银矿的,需要大量的矿奴。”
一位谋士,急忙劝阻道。
不让投降可还行。
对此,他格外不解,之前朱十一征战天下之际,从未有过屠杀之令,对待降军亦是格外宽容。
唯独对待倭国,态度令人深思。
以致于秦王来到倭国后,判若两人。
不过,也不能全屠了!
到时候挖矿可就没人了。
“麻烦。”
“罢了,就依你吧!”
秦王,挥挥手。
“王爷贤明!”
……
与此同时,已就藩的藩王们,听到朝廷巨变的消息后,格外的安静。
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没有一位藩王敢找理由起兵。
至于那还未就藩的王爷们,更是平静无比。
大明边疆要塞之地,尤其是东南海防沿线。
沿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