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果李乾顺主动进攻,我们就硬碰硬击溃对方。”
李孝忠道:“陛下圣明。”
大体的计划定下,李孝忠起身就离开了。
在李孝忠离开后,赵桓准备继续和宗泽商量事情,又有士兵进来,禀报说有韩世忠从太原府送来的书信。
赵桓接过书信浏览。
韩世忠在书信中表态,也希望能参与灭夏的作战。他带兵参战,会留下兵力镇守太原府,确保太原府的安全。
同时,率领骑兵绕过大同府,从西夏的东北方向切入,会作为一支奇兵参战。韩世忠调集的兵力,不会超过一万人。
韩世忠阐述了具体计划,恳请赵桓批准。
赵桓直接同意了。
韩世忠夺回大同府的区域,整个辽国的西京都在大宋的治下,是可以安排一支奇兵的。
灭夏一战,许胜不许败。
韩世忠主动来参战是好事儿,可以有多重手段。
赵桓回复了书信,再传令杨再兴、牛皋和杨沂中等人加强练兵,适应现在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为接下来的战事做准备。
转眼又过去十来天。
进入四月,天气暖和起来,不像寒冬那样苦寒,也不像是酷暑难耐。
李乾顺率领的大军来了。
不仅如此,李乾顺已经见到回来报信的李仁忠,知道耶律大石出兵。有耶律大石作为一支奇兵,李乾顺就有了底气,觉得这一战有七成的把握取胜。
他,一定能取胜。
这一战赢了,宋人的锐气被挫,赵桓失去了百战百胜的光环,大宋就不再可怕。
李乾顺抵达边境,休整半天,将士吃好喝好养足了精神。第二天大清早,就带着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来了宋军营地外列阵。
李乾顺来到阵前,由士兵保护着,既不会被灭金雷轰炸,也不会被弓箭射击,亲自喊道:“赵桓,朕乃是西夏国主李乾顺。”
周围的士兵齐齐喊话。
整齐划一的声音,如炸雷响彻空中,清晰传到了军营中。
赵桓早就带着人来了,看着被西夏兵层层保护的李乾顺。这个距离下,无法用灭金雷轰炸,又不能用床弩。
恰好在适合喊话的范围内。
赵桓倒是不着急,先试探下李乾顺的情况才好做后续的安排,他喊道:“李乾顺,朕当初给你求和的机会,更答应嵬名安惠的条件。”
“朕仁慈为先,你却狼心狗肺,拒不履行。”
“时至今日,李察哥都还在大宋。你从来没有为上一次入侵大宋而反思,更没有丝毫的赔偿道歉。”
“你不来大宋请罪,朕就亲自来问罪。你立刻投降,赔偿大宋的损失,朕今天可以饶了你。”
赵桓先声夺人,强硬道:“如果你拒不投降,朕不仅灭你李氏一族,更要犁庭扫穴覆灭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