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跳楼后,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 > 第654章

第654章

挖出来的文物两天一送,因为昨天已经送过一次了,所以今天挖出的得暂时存放在院子特别准备的仓库里。

今天晚上难得的又发电了,老师们带着学生看今天出土的文物碎片。

一天的时候,大家挖出了两大盒东西,有陶片也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锥体。

文教授指着那些椎体说:“这些基本可以确定是炊具底座,虽然是同类别的东西,但是可以看出它们的形态是不一样的。

有的是实心的,有的空心,有的粗壮,有的纤细,这些送回研究院之后会和其他的碎片进行比对重组,看看能不能拼凑成完整的器皿。

之后我们就可以从它们的形态来判断其所属的朝代、族属。”

有同学举手提问:“老师,每个朝代的器物形状特征有差异,同一时代的不同族群之间,使用的器物也会有很明显的不同吗?”

文教授推了推眼镜,认真地回答道:“当然,同一时代不同族群使用的器物往往也存在差异。

就拿我们目前发掘的这些炊具腿儿来说,它们的形态差异很可能反映了不同族群在生活习惯、工艺传统以及文化信仰上的区别。

就拿我们现在生活做例子,同学们都是来自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家里常用的炊具也会不一样。

有的地方喜欢蒸煮,有的地方喜欢煎炒,连火锅的形态都各有千秋。

而我们发掘出来的这些炊具,出来形态,有时候还会带有特殊图腾。

我们可以根据各种细节来进行判定,这个炊具的使用者是本地土著,还是宝鸡过来的周人,亦或者是商朝的殷移民?进而分析了解人群结构。”

同学们围坐在文物碎片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眼神中充满了对解开历史谜团的渴望。

王新月突然说道:“感觉这些文物碎片就像拼图一样,我们要一点点把它们拼凑起来,才能看到完整的历史画面。”

林青青师姐笑着回应:“没错,这就是考古工作的魅力所在。每一个碎片都是历史的馈赠,我们的任务就是解读它们背后的故事。”

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对考古工作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晚上九点,发电机的轰鸣声停止,老师们带着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仓库。

苏渺躺在床上,脑海中依然浮现着那些形态各异的炊具底座和陶片,这些文物在她脑海里转来转去,过了好久才沉沉睡去。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大家每天都是重复作业,不停的挖呀挖呀挖。

挖到文物碎片的心情,也已经从刚开始的欢欣鼓舞,变得有些麻木了。

青青学姐说这是正常的,能有几个人能对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保持十分十的热爱。

得熬得住,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好考古工作,要是突然有一天他们能亲手挖出个完整的青铜鼎,就会知道长久的静默是值得的。

终于到了周末,苏渺满心欢喜地回家拿了干净的衣服,然后直奔澡堂子。

京城的澡堂业历史悠久,早在元代的古书里就有记载。

相传元代寺院僧人开办的“香水行”,就是澡堂行业的前身,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而随着商业服务业的发展,近代的京城澡堂业则于清光绪年间开始兴盛起来。

和餐馆酒楼一样,澡堂根据条件和规格的参差,分为不同的档次。

苏渺去的是上个月李大娘带她去的一家大众浴池,这家在这片区的口碑挺好,环境和卫生条件都不错。

李大娘带苏渺去的时候,还一个劲儿地夸奖她,说她落落大方,一点都不像第一次来搓澡的。

苏渺暗笑,上一世,京城的大冬天,可是澡堂救她狗命了,不然她就得去和牛睡了。

基础洗澡的费用是3毛8,听说是刚涨的价,以前是2毛6,那个价格维持了很多年。

另外还有其他五花八门的服务是另外收费的,比如搓澡、捶背、修脚、刮痧等等。

苏渺在前台交了洗澡和搓澡的费用,拿到钥匙和号牌后,便迫不及待地往里头走去。

更衣大厅里,一行行和床头柜相连的床铺排列有序的摆着,头对头排列整齐。

刚走进去,有位热情的服务员就过来招呼了,根据苏渺号牌上的编号,将她带到铺位前。

苏渺换下衣服,将衣物都锁进柜子里,便迫不及待地去洗澡。

澡堂子里分着好些大小池子,温度不一样,有温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