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掀开木盖子,白雾裹着馄饨的鲜香漫过桌面,他用木勺敲了敲锅沿:
“他说的倒也没错,国营厂的质量至少有保障,用的还是两头乌,不像外面的为了提高产量,收不到两头乌就用杂交猪来代替了,工艺上也是可以的。*咸¢鱼_看^书¨ !哽·薪`醉_哙+
不过,他没和你们推荐其他家的?”
苏渺想了想,说:“还说了一家叫什么雪纺的……说是本地人都认可的老字号。”
摊主满意的点点头:“那这老陈介绍的应该还算全面。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出上蒋嘛,金华火腿十八家,雪舫蒋家第一香,哈哈哈哈!!!顺口溜多得很。
你们要是真想尝最地道的,我建议再去趟蒋家老铺。就在城西老街,门脸不大,那是真正的百年老手艺。”
苏渺咬了口油条,酥脆的外皮发出”咔嚓”声响:“陈科长说厂里的火腿已经很好了……”
“那是自然!”
摊主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说:
“国营厂的火腿确实挑不出毛病,但是各家有各味,就像我这馄饨,用的是同样的面粉、同样的肉馅,为啥这几条街的街坊都爱吃我家的,老汤底的煮法传了三代人啊!”
苏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时,邻桌一个戴眼镜的老先生突然插话:“小同志,要我说啊,你们买的这只就挺好。~咸^鱼?看_书/惘. /首?发/”
他推了推眼镜,继续说:“雪舫蒋的火腿是正宗也是老字号,但也金贵,普通人家吃,反倒是厂里这个更实惠些。”
摊主不服气地“啧”了一声:“张老师,您这话说的……”
“我说的是实话嘛!要想把我们的火腿发展起来,就不要拘泥这么多嘛,只要是好吃的符合标准的,就是好火腿。”张老师笑着转向父女俩。
“小姑娘,这本来就是地域性的美食,哪有绝对的正宗?不过你们也可以去买来和国营厂的对比一下味道,要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味觉喜好。
特别是你们外地人本身口味就和我们不一样,说不定你们觉得好吃并不一定是我们觉得最正宗的呢,食物嘛,要放到嘴里咬,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
苏渺和苏元正没想到,简简单单的买个火腿,里面有这么多的讲究。
这回他们是真的搞不明白,到底谁的正宗,谁的及格了。
既然如此,那就都买回去,反正家里人多,不愁吃不完。
他们刚才是坐着陈科长的三轮车来的,刚才陈科长说先送他们回来他们拒绝了,说想慢慢走回来顺便吃个早餐。
现在又要去买别的火腿,就只能先回去拿车子了。′看+书`屋¢暁?税¢蛧^ ^免·废*阅-独*
他们按着老先生说的地址,找到了老店,买了一只甲级陈腿,价格确实要比国营厂的要贵上一些,至于是否同品级,反正他们是看不出来的。
出门得早,回来得也早,11点回到招待所时,原本一只火腿也变成了三只,前台的姑娘眼睛笑得弯弯的:
“你们回来了?没去看斗牛?”
苏渺好奇地问:“斗牛?在哪里有斗牛呀?”
“原来你们不知道呀!就是城西边上的那个村子呀,原本是小年的时候才斗的,不过打申请没通过,所以提前了。”
“听起来是很有趣的事情,可惜我们准备要启程了,估计看不上了。”苏渺有些可惜的说。
“你们下一站是去哪里?”前台姑娘问。
“下一站要到南昌。”
“嘿!那正巧!你们出城的路会经过那个村子的,到时候你们就拐进去看一下就好了嘛,反正是村里自己搞的活动,又不收门票的!”
说罢,她又抓起铅笔在信纸上画路线,笔尖沙沙作响。
“现在骑车往那边去的,都是去看斗牛的,跟着车铃走准没错!”
“太好了!爸!那我们一会儿顺路去看看吧,谢谢你姐姐!”
父女俩将行李都收拾好放进车里,退房后按着前台姑娘画的简易路线图驶向城西。
才往城外开了不到十分钟,就看到有一些人骑着自行车和他们往同一个方向而去。
“爸爸,你说他们是去看斗牛的吗?”
“也许是,蛮多人的,我问一问。”
苏元正减缓了车速,降下车窗对一个骑三轮的老乡问道:
“老乡!请问你们是去看斗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