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在宁县看到过斗鸡,没见过斗牛,是不是我们那里没有?”
苏元正的手指敲了敲方向盘,说:
“有的,小时候我还带你看过呢,你那个时候还挺小的,被吓得哇哇大哭,之后就没带你看了。-小¢说\C¨M~S? _首+发*”
“那这么说,我们苏家村也有?我只记得斗鸡,对斗牛没印象了。”
“斗鸡需要的场地小,在街边随便一圈就是了,所以在县城街日的时候经常见。斗牛嘛,需要的地方大,都是在村里,你很少回村,没碰上也是正常的。”
苏渺歪头看向父亲,有些疑惑的问:
“以前条件那么艰苦,还能让牛打架?这么大的牲口不应该都是大队里的吗?以前二伯还说过我们一个村子才有三头牛。”
苏元正回忆了一下,说:“好像是最困难的那些年确实是没有斗牛的,后来实行包产到户,各家允许养家禽牲畜,条件好了之后才重新搞起来。
你那时才四五岁吧,去看的那场就是停了这么多年后的第一场,虽然个人也可以养牛了,但是牛都还没大,是各个村里选了最好的牛去参加的比赛。
当时好像是县里组织的吧,很多个村子,第一名奖励了100块钱。我们村只有一头老水牛,其他几头是黄牛,连预赛都没赢,哈哈哈哈!!!”
他说着笑出声,笑声里带着几分怀念。^精+武¢小′税-旺^ ?已-发+布-醉?鑫!漳\劫,
苏渺了然的点点头,这样就合理一点点。
苏元正接着说:“不过,斗牛确实极少举行,几年难得一次吧,即使有也是点到即止,没他们搞得那么凶,牛生气了我们还会上去劝架,把他们拉开。
毕竟牲口这么精贵,哪里舍得真的伤着了,可以看出这里的条件比我们要好太多了,竟然让牛往死里打,但是斗鸡我们也玩得凶。”
说到斗鸡,苏渺想到七叔公那只被啄得毛都不剩几根的“劲仔”,退役之后还好好养了好多年才死的,以前算是村中一霸了。
她一年到头就和父亲回一两次村,没被狗追,倒是被它追了几次。
每次“劲仔”被赶走之后,七叔公不一会儿就会拎着它上门给自己道歉,还买糖来哄她。
那些以为早已经遗忘了的记忆,突然又涌了出来。
……
金华到昌城的距离真挺远的,紧赶慢赶,父女俩在天全黑之前进了城。
在招待所开好了房间放行李,再出门觅食的时候,天色已是墨色,街上的灯光都亮起来了。
“姐姐,你好,我们想出去吃饭,可以给我们推荐个饭馆吗?”
刚才来的时候,苏渺就用一抓软姜糖和前台姑娘打好了关系,现在打听起事情来可方便多了。+0`0·小,说′徃+ *埂+歆_最.哙\
果然,前台姑娘,热情地说:“你们大老远的来,应该想尝尝我们本地口味的菜吧?出门左转往前走,过了一个十字路口继续走五分钟,就能看到一家饭馆。
店挺大的但是没有招牌,很地道的昌城口味。”
她看了看大厅里的时钟,说:“这个点,老板的女儿应该放学回来了,走到门口看到一个小姑娘出来招客,那就没错了。”
“好的~谢谢姐姐,我们去找找看那家店。”
父女俩按着前台姑娘说的路线找过去,果然看到了一家饭馆,有个大约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坐在店门口,有人走过时都会甜甜地招呼道:“客人您好!进店吃饭吗?价格便宜分量足!”
见苏渺和苏元正走过来,她眼前一亮,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
“叔叔!姐姐!吃饭吗?二十年手艺的老厨师掌勺,食材新鲜口味好!”
苏元正见她嘴皮子这么溜,觉得很有趣,说道:“小姑娘,我们两个人吃饭,帮忙安排安排吧?”
“好!两位请跟我来,我替您找一个最舒服的位置!”
推门进店,扑面而来的是夹杂着油烟味的饭菜香,墙上贴着泛黄的《大众电影》海报,几张木桌边坐着不少食客。、
前台有块小黑板,写着“今日特供:银鱼蛋汤”,但已被人用粉笔画了叉。
一楼的位置已经满了,小姑娘说:“我们上二楼吧,有个靠窗的位置,很舒服的!”
她带父女俩来到二楼靠窗的位置,从窗户看下去,可以看到已经吃饱喝足出门遛弯的居民。
“这是我们的菜单,请问想吃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