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跳楼后,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 > 第723章

第723章

农历十一日上午,苏元正驾驶的黑色轿车便驶上了通往阳县的公路。¨第+一′看,书_枉\ +冕\废?悦-读-

苏渺坐在副驾驶位上,手指轻轻敲击着车窗边缘,目光追随着路边逐渐增多田地。

小玲乐滋滋的坐在后座,后车厢里装着她提回家的东西还有苏渺特别准备的礼物。

原本小玲是要搭乘班车回家的,今天去阳县的人很多,之前她想提前去车站买票,如今好了,不用辛苦去车站挤,也不用辛苦提着这么多东西奔波了。

路上小玲对他们说了不少关于炮龙节的事,相传始于北宋年间,当地民众通过舞龙炸炮驱散瘟疫,后演变为祈福活动。

到底有没有这么久,她就不清楚了,反正肯定是从她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时候就有了,上千年的发展历史是肯定的了。

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冲击和融合中渐渐演变,最终于清末有了成熟固定的庆祝模式。

苏渺问道:“小玲姐,你们的炮龙节是属于全民节日吗?每家每户都会参加。”

“对呀!基本上县里的人家都会做准备的,要买好多的鞭炮,家里也会准备丰盛的饭菜。县里的规模是最大的,有些村里的会自己扎一条舞龙来玩,有的会直接到县上凑热闹!

反正就是祈福嘛,希望这一整年都能风调雨顺,事事顺心。!咸-鱼?看+书` `最!鑫,漳\結^庚!歆¨哙_”

小玲的家在阳县中心地带,从邕城过去的路程,比去宁县还远了一半,所以他们中午才到。

他们刚进入县城,就被一阵喧天的锣鼓声吸引,这是遇上了彩架的游行队伍。

队伍由舞狮开路、舞龙保尾、四台彩架和乐师在中央,队伍长度将近一里。

乐师们演奏着激昂欢快的曲调,锣鼓声、弦乐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为这场盛大的游行呐喊助威。

游行队伍所到之处,街道两旁的群众夹道欢呼,热闹非凡。

“快看!是彩架游行!”小玲激动地轻拍车窗。

只见四台装饰华丽的彩架被壮汉们稳稳抬着,每台彩架上都有三四个盛装打扮的孩童,或立或坐,摆出各种戏剧造型。

一个扮作哪吒的男孩手持火尖枪,额间点着朱砂,神情专注得可爱。

苏元将车缓缓开到路边停下,他们三人都下了车,站在街边欣赏着这难得一见的花架游行。

小玲兴奋地说:“真是幸运,今年竟然有游花架,这可不是年年可见的。,白`马~书-院¢ /耕¨薪¨醉\筷-这花架想要精致就得做很长的时间,不止扛花架的人,上面的小朋友也是经过训练的,要不上去坚持不了,还会哭鼻子。”

苏渺目不转睛地看着彩架,好奇地问道:“小玲姐,这些小朋友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会不会很累呀?”

小玲笑着解释:“肯定会有点累啦,但是他们都觉得能参加彩架游行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而且为了这一天,他们都提前训练了好久呢。”

彩架游行队伍渐渐远去,但那热闹的场景和欢快的音乐似乎还在眼前回荡。

苏元他们回到车上,继续朝着小玲家的方向前进。

一路上,街道上的行人越来越多,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街边的民房也是尽可能的张灯结彩,苏渺往屋内看,还能看到他们准备的各种鞭炮和节庆用品。

他们来到小玲家时,小玲的父母已在门口等候,热情地迎了上来。

小玲开心地向父母介绍苏家父女,小玲的父母连忙将他们请进屋里,又是端茶又是递水果,十分热情。

他们来之前小玲已经提前打电话通知了,他们紧张地做了不少准备,毕竟要接待的可是女儿的老板呢!必定要上心才成的。

已经到了午餐时间,自然是准备了一大桌的好菜,但是苏渺和苏元正却对那碗酸溜溜的米粉特别感兴趣。

“小玲姐,这就是传说中的阳县酸粉了吧!看起来和邕城的干捞粉还真是不一样!”苏渺说道。

小玲回答道:“对呀!我们这酸粉也是历史悠久了,据说还有古籍记载呢,书中道‘酸甜爽口,解馋下酒,一醉方休;饱食不腻,醉食解酒,祛邪去灾,回味永久’。”

小玲妈妈在帮他们配酸粉,笑道:“其实酸粉毕竟适合夏天吃的,天气热的时候吃不下饭,一碗酸粉下肚,神清气爽!不过,你们难得来一趟,我们就想让你们尝一尝这里的特色。”

碗里装好宽扁雪白的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