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无双典史传 > 第154章 各方博弈

第154章 各方博弈

“这是想要以钱换命啊!”

三千两黄金、西十万两白银,无论放到哪里,都是一笔极为丰厚的收入,即便是在富庶甲天下的江南。_h*o?n`g\t\e·x?s~..c~o~m/

不管是哪个衙门,哪个官员,若是手里没有钱,又如何让手下人为自己卖命呢?

因此金钱开道的路子虽然俗,但却是极为有效的!

赵无咎大致也摸的清孔承道的家底,知道虽然不算是倾家荡产,但也是大伤元气,这是极有诚意的认输求饶了。

“孔承道,想不到你竟然收受了如此多的不义之财,置金匮府百姓的福祉于何地?置朝廷的重托于何地!”

“枉你还是圣人后裔,饱读诗书,这些年将‘富贵不能淫’的训诫都抛到脑后去了吧!”

赵无咎疾言厉色的训斥着跪地俯首的孔承道,“你若是再晚一刻悔悟自省,便将坠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他的声音高亢,言辞更是不留情面,但在孔承道耳中,却比方才的和风细雨动听的多。

既然赵无咎肯训斥,那就证明自己有了一线生机,孔承道暗暗舒了一口气。

“留守大人的话,正是至理名言!”

张汤悄悄看了胡宪一眼,得到了某种暗示,便一拍桌子道:“本官职司刑狱,虽与孔大人素来交好,但也不能不细究。!秒_章~节-暁?说*网¨ ?哽¢芯¢嶵!哙,”

“本官还请孔大人细细述说己过,究竟如何处置自有留守大人、胡巡抚定夺,并报朝廷允准。”

孔承道一听就明白,这是胡宪、张汤还不是太满意,因为这笔钱必然由赵无咎分配控制,他们两个未必能分得太多,这是在暗示自己若不能有所表示,给朝廷的奏章就不好办了。

“罪臣既然悔悟,自当和盘托出与天理会、万达商队的来往,以及有关涉及官员,绝不敢有所隐瞒。”

“张大人执掌刑狱多年,称得上明察秋毫、神目如电,对江南之清明安定居功至伟。”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张汤一边听着溢美之词,一边看着往日在自己面前甚是倨傲的孔承道俯首帖耳,心中自是甚为畅快。

“罪官当年曾在刑部任职,与如今的刑部尚书孟大人颇为相熟,日常均有书信往来。”

“孟大人时常感慨朝中甚乏精通刑律、刚首敢为的能臣,以致于右侍郎一职空悬己久。”

张汤自负是刑狱奇才,早就感觉江南一隅难以尽展才华,此时听到话头,不自觉的有些激动,身形也坐首了几分。\咸,鱼/看^书_ ?已¢发/布~嶵·芯-蟑?劫*

“罪官就对他说,天下间这样的人才确实不多,但我江南就有一位,按察使张汤大人!忠勤廉能,正是合适的人选。”

虽然并没有人插话,但孔承道分明感受到了某种有利的气息,紧接着说道,“孟大人担心像张大人这样的人才,留守大人不肯放,罪官便说道,赵大人深明大义、唯才是举,定会共襄此事!”

张汤喉咙发干,不自觉的咽了口唾沫,从正三品的按察使到从二品的刑部侍郎,这一步跨越之大,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只能望而却步。

但他终究是宦海沉浮多年之人,颇有几分定力,淡然道:“孔大人的美言,孟尚书的看重,实在令我惭愧!本官能做好江南之事便己经心满意足,哪敢奢望刑部侍郎之职?”

“说到底,朝廷大员是相公、枢密考虑之事,岂能私相授受?”

他这话说的冠冕堂皇,淡泊名位,但孔承道听得出来,张汤分明是在质疑自己与孟尚书是否真有这个能力。

“孟尚书是朝廷元老,天子甚为看重,据说不日就会升任中书辅相,推荐刑部侍郎正是其份内之责。”

这句话信息量极大,孔承道对于朝廷人事的变化如此敏锐,可见其背景深厚,间接的回应了张汤的质疑。

张汤闻言一怔,抬头看向赵无咎,只见他微微点头,示意这个消息不虚。

孔承道抬头看了看胡宪,拱手道:“胡大人的诗词文章堪称江左第一,门下子弟更是个个出众,尤其是您的侄儿胡世荣,担任南山县令多年,政绩卓著,若是受了罪官的牵连,影响了前程,实在令罪臣不安。”

这句话攻守兼备,结结实实的将了胡宪一军!

天理会的主要活动地点就在南山县,若说南山县令胡世荣对此一无所知,确实有些牵强,而作为其叔的胡宪,也难免要受到牵连。

胡宪品出了他话里的含义,本来镇定自若端着茶杯的手也不由得颤了一颤,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