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许攸上前向袁绍进言道:
“今日一战,吾军虽有小挫,却不掩大胜。,x/l.l¨w.x^.+c~o+m.公孙瓒在易县城中的兵力已不足五千,纵然苟延残喘,亦不过多活几日罢了。
王通虽然率军来救,但千里驰援,后继乏力,实不足虑。只待主公整顿兵马,再与之一战,必获全胜。”
众人闻言,尽皆点头。
袁绍也颇为自得,开口说道:“此战之胜,多赖诸位之力。田元皓制作“飞天灯”乃是此战之关键,当为首功。沮公与调度有方,可为次功。其它诸位亦功在不小。待此战结束之后,本将定当不吝重赏。
只是可惜,叔恶阵亡,实在是令人心痛。本将定当厚侍叔恶妻妾,使其得享富贵,生活无忧。”
众人闻言,纷纷高呼:“主公英明!”
随后,袁绍又道:“对于接下来的战事,诸位有何计较?”
此言一出,谋士们纷纷出言献策。\2′8/墈¨书/网* ,追+嶵′薪+彰^截`
田丰上前说道:“公孙瓒已不足虑,如今这易京之战,实际上已变成主公与王通之间的大战。
如今,王通远道而来,虽略有斩获,然兵力终究太少,大势之下,难以改变其当前的颓势。
不过,根据此前信报,王通的兵力不止这三千白马义从,后续尚有一万余人。因此,属下建议,趁其后军未至,调集大军四面围攻,不惜一切代价将之剿杀。”
田丰的这个建议,中规中矩,不失为一个良策。
但是,却很少有人附议。!咸¨鱼+墈!书? +首~发^
原因就是因为刚才袁绍表扬了田丰,还将“首功”给了田丰。再加上田丰向来刚直,总是喜欢给人纠错,人缘也很是不好。所以,除了沮授之外,其它人尽皆表示反对。
辛评站出来,振振有词道: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我们尚未察明王通的后军情况岂可轻易动兵?
比如说:王通的后军究竟有多少兵力,多少是骑兵,多少是步兵?这些军队又分别由何人统领,现在又到了何处,还需多久赶到易京?
这些都是必须要在战前了解清楚明白,否则,一旦出现疏漏,恐遭大败。”
辛评的这番话,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许攸则站出来补充道:
“王通用兵,不能以常理度之。此人向来谋定而后动,自独自统军以来,从无败绩。而且,此人的勇武,也让人刮目相看。若非亲历此战,谁又会相信他能在万军之中,仅用一合便将文丑将军斩杀?
依属下看来,王通胆敢只率3000骑兵来救公孙瓒,必是有所依托而绝非浪战!
因此,还是应该先查明王通的后军情况,再与之决战不迟。”
“不妥!”
话音未落,沮授上前一步,大声斥道:“战机如逝水,稍纵即逝。如今,王通后军尚未赶到,正是剿灭王通之时。
此时,王通和公孙瓒的兵力加起来,也才七千余人。而我军却有九万之众。
九万对七千。
优势在我!
正该抓住机会,赶在王通的后军到来之前,将王通及公孙瓒一举歼灭,此千载难逢之良机也,望主公莫要错失!”
这段话,说得极有道理。
就连袁绍也为之动容。
也让辛评心中很是着急,无奈之下,只好看向袁绍身边的袁尚,使了个眼色,轻轻点了点头。
“哎哟,好痛啊!”
袁尚突然捂着肚子,使出一招“观音坐莲”,一屁股蹲在地上,大声叫喊起来。
“显甫!”
袁绍大惊,赶紧想扶起袁尚,不料却没扶到。因为袁尚见袁绍伸手过来,又突然变招,身子一侧,用一招漂亮的“伸腿侧卧”避开了袁绍伸向自己的手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