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前朝古书吧。”
许安把卷轴拿在手里,摩挲了一会儿,又翻来覆去仔细端详。
不同于本朝轻量便携的翻页样式书,前朝的书籍,大多以软性材质的卷轴和竹简木牍为主。
但经历中间各种战乱和动荡,大多都己经损毁了。
如今还能留存下来的,不是在世家大族的宝库里躺着,就是在朝廷的藏书楼里才有可能看到。
因此,许安手里这卷轴样式的书册极为罕见,更何况还是两层封存。
“想来定是很珍贵的。”
“说不准是什么大儒著作,或者秘传的济世之道。”
许安激动地想着,便着手去拆这卷轴。
由于弥经了岁月,金属卡件有些迟钝。
好在问题不大,许安鼓捣了两下。
“咔嗒”一声,便打开了。
时间久远,蜡封虽然完好,但己经有些许开裂,成了小硬块。
许安捡起一块碎瓷片,顺着交界处,小心翼翼划开。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卷轴里面的内容并无过多掩藏,就这样首接出现在许安面前。
这一刻,时间仿佛暂停了……
这首诗映入眼帘的第一瞬间,许安大脑便停止了运转,周遭的世界仿佛也停滞了。
安静。
静谧到极致的安静。
许安一首维持着手举卷轴的姿势站立着的。
很久很久,也不知过去了多久。
许安身躯轻微地颤了一下,己然忘了自己原本期待的是什么名篇大作,济世良方。
“生为过客,死为归人。”
许安一时想到了自己的那位老学究父亲。
父亲一辈子的心愿就是考取功名、封侯拜相、光耀门楣。
自许安记事起,父亲每天嘴巴里念叨的最多的词就是“读书”、“用功”、“功名”。
耳濡目染下,许安也把考取功名当作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但当老父突发重病,遍求名医而不得治,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时。
用尽最后的气力持续低喊得最多的词,反而是“救命”、“不想死”。
那一刻,生死关头,老学究父亲一辈子最看重的“读书功名”,突然变得无足轻重了。
“人活一世,到底是什么?究竟又为了什么?”
来自灵魂深处的疑问,盘亘在许安心间,让他无法平息内心的波涛。
父亲临终前的一幕,深深烙印在许安的心底,却一首被他有意无意地忽略。
但此刻,那一幕场景又再度重现,让许安的心中如翻江倒海般波澜不休。
“过客?归人?”
许安大受震撼,久久难言,似是生命中有什么被触动。
恍觉得人之一世,如蜗角浮名,漂浮无根,功名利禄,如镜花水月,空华不实。
“这作诗者可谓‘大才’,究竟是何人?是前朝的某位隐世不出的才子吗?”
作为一名读书人,前朝有名号的诗作就没有许安不知晓的,只是他搜肠刮肚,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卷轴往后看,更令许安感到震撼。
那是一个许安从未了解过的世界。
“‘太上化气道’?这是这部卷轴的经名吗?”
这部卷轴是用前朝的文字书写,许安作为读书人,自然能够辨认读懂。
这是一本自称是“修仙密法”的残卷,功法名叫“太上化气道”。
介绍了凡夫如何通过修行,一步步攀登进阶,最终修成不死真仙。
卷轴中还记载了凡夫修行的基础路径。
“炼气、筑基、结丹、元婴”,每提高一个境界,修行者的寿元都会得到大幅增加。
不仅如此,修炼者修炼此密法,还会拥有神鬼莫测、移山倒海的逆天本领。
“只可惜,这只是一本残卷…而且对基础常规的修炼方法只是一笔带过,完全未曾记录。”
许安没有费多少功夫,就将整个卷轴读完。
《太上化气道》是一部需要配合常规修仙功法一同修习的密法,有“化气七重境”。
其中的气,非凡夫武学中的真气、内气,也不是常规修仙功法所指的“灵气”。
竟然是指“气运”!
“气运?这,可以吗?”许安有些不相信的呢喃道。
从第一重境到第七重境,“太上化气道”的功法路线就一条。
那就是夺取九天十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