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皇帝打压世家,谢家造反,宁平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她劝皇帝收手,皇帝不听她的,后来谢家造反,她自然也不能阻止。¢x?x~s/s\y*q′.·c_o^m,主要是她那个便宜弟弟要保崔世俊和陈清允还有他们的儿子陈元浩,这是谢家绝对不能容忍的。就连宁平自己都不能接受。
再后来谢家造反成功,宁平出家做了姑子。和谢三的儿子一样。
谢三的儿子其实也挺好的,他和母亲关系一向亲近,跟外祖家关系也好,谢家报仇,他也是站在谢家这一边。他后来奉旨出家,说起来也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
谢端一家自然是疼爱他的,那毕竟是谢三的血脉,但是他同时也是崔世俊的血脉,偶尔,谢端看他的神色就比较复杂。所以,他主动提出去寺庙为母亲祈福,谢家商量过后就同意了。这小子后来成了有名的高僧,也算是有个不错的结局。
冬去春来。
新年刚过,谢二就走马上任,去地方当官历练了。他做的是刺史府长史,六品官。虽然官不大,但是很能锻炼人。
宁平和宁阳也启程去了谢竫那边。皇帝给谢竫写了信,拜托他教导公主。
陆衍也给他写了一封,说元初正跟在他身边学习,为出仕做准备。~q·u`s·h.u¨c*h,e`n¨g..^c\o?m`
别的他都没说,但谢竫一看就明白了,未来大概会有女官、女将、女皇帝。
他瞬间代入了帝师的角色,按照培养君王的标准来培养宁平和宁阳。
这俩家伙虽然也是纨绔,但基本的素养是有的,尊师重道是最起码的素质。
她们一开始有点坐不住,但很快就适应了。
谢竫这个人在教学方面确实有一套,他不死板,再加上这两位有可能是皇帝,那就更要理论结合实际了,除了最基本的知识,他还讲了很多案例。
这对于宁平和宁阳来说,就是听着八卦就把知识和分析能力学到手了。
她们还给元初写信,游说元初也过来这边学习。
元初把这个事情当笑话讲给陆衍听,陆衍又给谢竫写信,说两位公主还有潜力,需要加课。
还好谢竫没听他的,不然宁平和宁阳要气死了。
眨眼间,元初跟在陆衍身边已经有半年之久。_鑫_丸/本¢神,栈+ -首*发`
这半年里,元初展现出了超凡的天赋,大脑运转快,一件事情,别人刚刚看透表面,她已经把背后的各方利益纠葛全都整理出来了。
这个本领,连陆衍都自叹不如。他像元初这么大的时候,可没有她这么厉害。这孩子还不到18岁,前途不可限量。
诚然,元初在人情世故方面不像他们这些人一样圆融,她太年轻了,说话做事都更有锋芒。
但是,对于她提出的处理方案,却没有人不叫好的。她能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弱点,既能发挥别人的本领,又能让人有所顾忌,根本不敢胡作非为。
她不圆融,不是因为她不会,而是没必要。这些人、这些事,都用不着她去费心思搞圆融这一套。她直接用实力碾压过去就行了。反正都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当然了,现在的元初还没有正式授官,她提出的方案是通过陆衍去推行,等于还是陆相去碾压。
上上下下的官员们就发现,他们相爷更加不好相与了。
陆衍帮元初背了黑锅。
但功劳都安在了元初头上。
这半年,陆衍和谢端一直在做一件事,帮元初扬名。她要做官,要光明正大的做官,要做个级别不算低的官,还不能让人有反对意见,名声很重要。
半年时间,谢三小姐横空出世,声名鹊起。有不少人写文章赞美她,不管是琴棋书画,还是文治武功,亦或者是思想见地,她都是出类拔萃、超凡脱俗的。还有不少名人高官夸她。
其中,最有名的两位就是陆衍和谢竫。
自家孩子,确实有才华,该夸还是要夸。
元初又得意又尴尬,偶尔还扭捏一小会,陆衍将她的这点扭捏解读为:想要人接着夸,夸得更厉害一点。
元初脸颊微红,笑眯了眼睛点头,“知我者,叔父也。”
她虽然并不是真的需要,但是看着家人们为她筹谋,心里还是十分享受的。
饶是见多识广的陆相,也被她可爱到了。
所以,他去找皇帝,让皇帝夸夸她。
皇帝露出地铁老爷爷看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