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有些不踏实。
他经历过太多,知道热情褪去后的现实往往很骨感。这些城里娃的“革命热情”能持续多久?他们真的能适应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枯燥生活吗?尤其是那个孙援朝,那眼神里的疏离和阴郁,总让他觉得是个隐患。果不其然,矛盾在第三天下午爆发了。地点就在屯子西头那块实验田——那个陈青山用来尝试冬天种菜的塑料大棚。王建军和赵晓曼在跟着高大山巡视农田时,第一次看到了这个“怪东西”。王建军立刻皱起了眉头,围着大棚转了好几圈,语气严肃地问:“高支书,这是什么东西?谁搞的?”“哦,这个啊,”高大山笑着解释,“这是青山……呃,就是陈青山同志,他琢磨出来的法子。”“用这塑料布蒙着,里面能暖和点,冬天也能试着种点小菜。”“你看,虽然不多,但开春前能有粮食能接上,也挺好!”“冬天种菜?”王建军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这……这符合自然规律吗?”“自然规律?”高大山懵了。他一个土生土长的庄稼汉,靠天吃饭,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高支书,我们下来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学习的是最朴实、最符合自然的生产经验!”“这种……这种投机取巧、拔苗助长的方式,是违背科学规律的!是……是资产阶级享乐思想的体现!”“追求反季节蔬菜,那是修正主义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提倡艰苦奋斗,顺应天时!”他一番慷慨激昂的“批判”,把高大山和旁边几个原本脸上挂着笑的老农都听懵了。“啥……啥思想?啥生活?”沈三爷掏掏耳朵,满脸不解,“小王同志,你说啥呢?这不就是块塑料布挡挡风嘛?咋还扯上资产阶级了?”对于这几个字,他们带着一种天然的恐惧。“就是啊!”高大山附和道,“青山脑子活,能弄出点新鲜玩意儿让大家伙冬天多吃口菜,这有啥不好?”“咋就成了……成了啥修正主义了?俺们就想吃点菜,不偷不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