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 > 第1250章

第1250章

这些押在棉花羊毛上的赌注,不仅是对财富的渴望,更是一场关乎朝堂话语权的豪赌——若西域商路畅通,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将涌入中原,织就的绸缎能远销南洋;可一旦战事失利,投入的巨资便如泥牛入海,无数家族将在商海沉浮中轰然倒塌。¢x_i¨a¢o+s!h~u\o,w`a!n!b_e?n¢..c,o-m′

此刻听闻西域大捷,众臣紧握笏板的手微微颤抖。

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

河西走廊的驼队即将满载着西域羊毛、棉花归来,纺织机台将日夜轰鸣,绸缎庄的账本上银两会如流水般增长。

那些曾在深夜辗转难眠的担忧,那些为筹措资金而绞尽脑汁的算计,都将化作数不清的利润。¨我¨地¨书/城* `芜·错·内¨容·

有人暗暗估算,仅羊毛一项,便能让投资翻上十倍,而这还只是商路重启带来的冰山一角。

更重要的是,掌控了西域商路,就等于握住了帝国经济命脉,在朝堂博弈中占据绝对上风。

然而喜悦稍纵即逝。

朱标继续读下去,神色逐渐凝重。

奏疏末尾,李祺详细剖析西域局势:吐鲁番不过是东察合台汗国西境的边陲堡垒,其陷落犹如点燃火药桶的火星。

真正的风暴正于葱岭以西酝酿——东察合台汗国精锐尽出,汗帐内忽歹达的弯刀已斩落九颗牛首祭旗,铁骑如黑云压境,战马嘶鸣惊飞帕米尔高原的苍鹰。/薪\完*夲¢鉮!戦_ *哽·新_嶵·快-

更令人心惊的是,忽歹达凭借“圣战”之名,将分散的十八部凝成铁索:从喀什噶尔的刀客到和田的驼队首领,从哈萨克的弓骑兵到乌兹别克的火器营,十万大军裹挟着复仇的狂潮,扬言要将明军彻底埋葬!

“陛下无需忧虑!”礼部尚书陈迪出列,声音铿锵有力:“我军横扫哈密、荡平吐鲁番,不过月余。将士们士气如虹,火器犀利无匹,便是铁木真复生,也叫他有来无回!”

朱标的神色逐渐转为坚毅。

相信大明战兵!

更要相信李文和!

他想起李祺奏折中的豪言:“今我大明铁军,西可饮马咸海,北可踏破金山!”

是啊,平安将军在青海连战连捷,徐辉祖、蓝玉、傅忠等名将正厉兵秣马,如此强军在手,何惧区区西域?

宫外,欢呼声如惊涛拍岸,自朱雀大街向九门扩散。

孩童爬上糖葫芦摊的木架振臂高呼,老匠人抛却手中的刻刀热泪盈眶,连平日里端庄的绣娘都推开雕花窗棂,将绣帕化作挥舞的旗帜。

烟花在夜空炸开,将“大明威武”的呐喊映得五彩斑斓,在夜空炸成金色牡丹,转瞬又化作流星坠落,将青砖黛瓦染成流动的霞色。

这一刻,乾清宫的烛火与宫外的烟火交相辉映,将“大明威武”的呐喊,永远铭刻在承天盛世的历史长卷之中。

而在千里之外的西域戈壁,一场决定丝路归属、文明走向的终极对决,正悄然拉开帷幕。

破晓时分,油墨未干的《大明早报》便如雪花般铺满京城街巷。

报童的吆喝声穿透晨雾:“看报!看报!西域大捷全纪录!王师铁骑踏破吐鲁番!”

青石板路上,贩夫走卒争相抛下单子,茶馆酒肆瞬间挤满人潮,连宫墙外当值的锦衣卫都忍不住探头张望,檐角冰棱滴落的水珠砸在报页上,晕开“王师大破西域”的朱砂标题。

茶楼二层,读报先生惊堂木重重一拍:“列位可知傅将军如何破哈密?腊月寒风刮得人脸皮开裂,他却率一万铁骑踏碎冰河!马踏坚冰声比天雷还响,守城敌兵还未握紧弯刀,便见大明军旗已插满城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