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
康熙一首认为水至清,则无鱼;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偌大个大清,不可能全是好官。
贪官在哪里都少不了,却没想到有人敢贪到皇家来,还贪得这么多,把皇室的人全当冤大头了。
康熙一怒之下,将工部尚书及两位侍郎叫到乾清宫,把胤?整理的证据丢到他们面前。
康熙:“老十拿着你们工部的东西到外面去问了物价,你们报上来的物价最少要比市价高一两倍,解释一下吧。”
李大人傻眼了,他以为胤?拿账本过去,最多就是算个数,没想到他会一一去核对物价。
账本上的物价比实物贵一些是常态。
皇室的人高高在上,不会对物价上心,他们只要将账本理顺,物价什么的根本不用在意。
因着胤?亲自到工部敲打过李大人,他特意吩咐下面的人收敛一些。
按照他们的核实,胤?建完府邸,还有两三万余钱。
不像其他皇阿哥一样,要自个垫一部分钱。
怎么胤?还会闹出来呢?
李大人努力和稀泥:“有些材料看起来一样,实则质量不一样,价钱便不一样,王爷可是问对了材料?”
胤?眼睛死死的瞪着他们:“爷是拿了你们工部的样板找了几家商户问的,不可能有错,你们休想赖过去。”
李大人:“价钱差异这么大,不应该的事情,不知王爷是跟哪家确认的价钱?臣愿意跟王爷同去与商户再次核实一次。”
只要拿到了商户的信息,他们能让商户将价钱改回去,反正工部的物价是不能有问题。
胤?:“李大人这是不信爷了,这事好办,几个郡王贝勒贝子的府邸一起建,有不少材料都需要大量购买。”
“皇阿玛,儿子牵头去找几个商户谈价,保质保量并用低价买回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