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惊之余,侯书明也起了看好戏的心思。
说实话,大兴农场还真没有挖过赵满仓,也没有表现出那方面的心思。
主要还是因为侯书明跟钢铁厂的几位领导,关系都很不错。
并且钢铁厂最近可是在弄一个叫什么奶牛改良项目,听着很有意思,实际上能不能弄出来一点水花来,还真不知道。
反正按照杨守荣他们的说辞,就是希望能够给一万多名钢铁厂工人供应充足的牛奶。
就这个目标,没有十多年时间,只怕根本不可能实现。
以荷斯坦母牛为例子,产奶高峰期的话,一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一般在二十五公斤以上,甚至有些好一点的奶牛能够产到四十公斤。
众所周知,奶牛总共分为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干奶期这五个产奶阶段。
一般来说,荷斯坦奶牛在产下小牛犊十五天之后开始分泌乳汁,生产后的十六天到一百天为产奶量高峰,之后产奶量会逐渐下降,进入干奶待产期。
换句话说,整个产奶高峰期其实总共就只有八十多天左右。
按照平均每天产奶二十公斤计算,每人每天消耗半斤牛奶,那么一万名钢铁厂工人最少需要两千五百公斤牛奶,也就是说钢铁厂最少需要一百二十五头荷斯坦奶牛才行。
然后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那么最少需要五百五十头荷斯坦母牛才能够覆盖全年整个钢铁厂工人的牛奶供应。
可能么?
就算钢铁厂能够培育出五百五十头荷斯坦奶牛,他们也未必能够有那么多的钱财来养这些奶牛。
荷斯坦牛可不是不需要钱财供应,可以让它们随便在外面吃草就可以解决食物问题了。
这儿可是京城,又不是内蒙或者南方。
京城可没有那么大的草场,更没有那么多的草料供应。
除此之外,全国上下总共也才拥有两万头荷斯坦牛,钢铁厂又能改良出来多少头荷斯坦母牛呢?
因此侯书明对钢铁厂的那个奶牛改良项目并不看好。
当然,他不看好,并不代表赵满仓这个人没有能力,毕竟他能够成为奶牛改良项目负责人,并且还是十级主治医师,可不是靠拍马屁得来的。
“袁领导,朱领导,潘领导,首先我很感谢你们的盛情邀请,不过我这个人真的才疏学浅,什么也都不懂........”
“其次就是我更喜欢京城,不是很喜欢南方......”
赵满仓为了婉拒袁海昌他们的挖墙脚行动,也是违心地说了一个挺过分的理由。
作为南方人,他怎么可能不喜欢南方呢?
不过他不喜欢钱粮湖农场倒是真的,看似去了那样的地方,就可以逍遥度日,实际上会更惨。
先不提他能不能成为钱粮湖农场地位最高的那个人,就说天天跟那么多饲养员住一起,林婉能不能受得了,以及他赵满仓还能不能偶尔改善伙食,那都是两码事。
更何况,跑去钱粮湖农场这样的地方,势必会远离市区。
上辈子,即便赵满仓待在小县城,那也是在小县城的市中心呀,生活便利、学校集中,各方面的资源还是比较容易满足得到的。
可如果在钱粮湖农场的话,想要买点肉,想要喝点酒或者吃个粽子等等之类的,都会比较麻烦。
总之,他是不乐意去这样的地方。
“最后一点,其实之前协和医院也已经邀请我去他们医院那边,不过我还是选择留在钢铁厂,特别是杨厂长他们如此看重我,我就更加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了.....”
顿了顿,赵满仓不顾袁海昌他们几人僵硬的脸色,举杯道:
“真的抱歉了,各位领导,我先自罚一杯。”
自罚三杯就算了,这时代的酒还挺贵的,茅台酒可是八块钱一瓶,老贵老贵了。
再者,赵满仓虽然酒量好,但从不贪杯。
喝酒适量就行,可不能像黄德昌这样,喝着喝着,最后变成了酗酒,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这场临时拼凑起来的饭桌,原本还算热烈欢快的聊天氛围,被赵满仓的一番话给降温了。
侯书明作为中间人,连忙举杯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把话题转移到了其他方面。
即便如此,午饭还是匆匆忙忙地结束了。
赵满仓离开饭桌之后,找地方随便歇息了一会儿,然后就接着开始继续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