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干就干。
家里有多年以前擀制鞭炮剩下的爆竹纸,用了一个下午,裁纸、扯筒、褙筒、洗筒、腰筒、上筒、上硝、钻孔、扦引、扎引颈、结鞭......
药筒很快就制作好了,剩下的就是黑火药了。
三个小伙伴去各个家里搜刮,找到了硫磺和木炭,可就是没找到硝。
在黑火药之中,木炭的作用最重要,它要提供爆炸的能量;
硫磺的作用有些微妙,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燃料而是助燃剂,最大作用不是“炸响”,而是降低点火温度,使黑火药更容易被引燃。
至于硝石,它是氧化剂,也是最难获得的。
但这可难不倒我,我找来了一口废弃的大铁锅,从厨房旁边掘了满满的泥土。
就像搞地下军火一样,趁着爸爸妈妈出去工作的时候,我架上大锅熬煮。
不断加水,偷偷熬了两天,我终于在锅沿上看到白色的粉末结晶,硝石!
(注:盲目模仿很危险的,其中还有很多道程序,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作者并没有具体说明。)
按照配比,我们很快调制出黑火药,擀进药筒中,我当仁不让的拿着香条去点燃。
随着一声清脆的“砰”,我和小伙伴们顿时兴奋的手舞足蹈,第一次擀制鞭炮成功了。
不过很快,我和小伙伴们就不在满足听个响了。
我想到一个“好点子”,为什么不加点别的玩意儿,让它成为烟花呢?
我不仅是“点子王”,还是个“行动派”,再一次说干就干。
因为我记得爸爸说过,通常情况下如果需要有颜色的焰火,需要加入适量的金属盐来调色。
诸如,锶盐为红色、钡盐为绿色、钠盐为黄色、钾盐为紫色,等等。
专业的金属盐可不好找,我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很快琢磨出一个方子:
硝酸钾3克、硫磺2克、炭粉5克、蔗糖5克、泥土12克、铁末子6克......
能冒烟火的“鞭炮”鼓捣出来了,小伙伴们害怕了,纷纷问道:“这玩意儿行吗?”
我看着比我手腕都粗的药筒,其实我的心里也直打怵,这玩意儿不会炸了吧?
但是自己擀制的鞭炮,就算跪着,我也要把它给点了!
一把夺下香条,我拿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架势,说道:“我去点!”
火药引线“哧哧哧”的燃烧着,我扔下香条,捂着耳朵撒丫子向后跑。
一边奔跑,还不忘一边向小伙伴们招呼:“快跑,要炸了!”
——“轰~!”
一声巨响,绚烂的烟花四下飞舞,煞是好看!
小伙伴们纷纷对我责骂个不停:“狗日的,你他酿的装了多少药?”
我第一次手搓的烟花,好看倒是好看,不过却又有一点恐怖。
鞭炮并不是抛射出去,也没有呲花,就在地上原地爆炸。
燃烧的铁末子四下飞溅,烧着了我的衣服,不少火星子也溅射到房子上。
很快,小伙伴们的喊声变为惊恐:“着火了,救火啊,快救火啊!”
......
我家的厨房被烧没了,大火引来了消防队,剧烈的爆炸惊动了村委会。
不仅如此,我也由于“制造危险爆炸物”,把派出所也给惊动了。
念在“初犯”,也因为我年龄小,警察叔叔们没有难为我。
责令父母对我批评教育,就让我离开了。
回到家,毫不意料之外的,我的屁 股上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皮带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