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也因这美景而得名。村民们世代在此耕种劳作,过着平静祥和的日子。
然而,平静的生活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打破了。先是村里的几个孩童莫名地发起高烧,嘴里胡言乱语,身上还长出了一块块紫红色的斑疹,奇痒无比。紧接着,大人们也开始出现类似的症状,整个人变得萎靡不振,茶饭不思。没过几天,整个村子就笼罩在一片恐惧之中,村民们人心惶惶,纷纷猜测这是不是得罪了哪路神仙,遭了报应。村里的老族长心急如焚,他四处打听能治这怪病的大夫,可请来的大夫们看了之后都直摇头,说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病症,根本无从下手。就在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灵隐寺的济公和尚云游到了附近。济公,那可是个神通广大、行侠仗义的活佛,他疯疯癫癫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常常帮助百姓解决各种难题。老族长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带着几个村民,抬着丰厚的礼品,匆匆忙忙地赶去迎接济公。当他们见到济公时,只见他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僧袍,脚蹬一双露出脚趾头的草鞋,手里拿着一把破蒲扇,正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大摇大摆地走着。老族长连忙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道:“圣僧啊,我们桃花村遭了大难,村民们都得了一种怪病,求您大发慈悲,救救我们吧!”济公听了,哈哈大笑着说:“莫急莫急,贫僧既然来了,自然会帮你们解决难题。先带我去看看那些病人吧。”于是,众人带着济公来到了村子里。济公走进一间间屋子,仔细地查看病人们的病情。他时而摸摸病人的额头,时而看看病人的舌苔,还时不时地凑近病人闻一闻。看完之后,济公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济公突然眼睛一亮,说:“贫僧知道这怪病的根源了。这并非是什么神仙降罪,而是村子里来了邪祟作祟。这邪祟藏在村东头的那口井里,它散发出的邪气污染了村里的水源,村民们喝了被污染的水,才会染上这怪病。”村民们听了,都半信半疑。老族长小心翼翼地问:“圣僧,那可如何是好?我们该怎么驱除这邪祟呢?”济公拍了拍胸脯,说:“别担心,贫僧自有办法。你们先准备一些糯米、朱砂、雄黄,再找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跟我一起去那口井。”村民们不敢怠慢,立刻按照济公的吩咐准备好了东西。不一会儿,一切准备就绪,济公带着众人来到了村东头的井旁。只见济公先在井口周围撒了一圈糯米,然后口中念念有词,接着将朱砂和雄黄混合在一起,倒入井中。刹那间,井里冒出一股股黑色的烟雾,还伴随着一阵凄厉的叫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痛苦地挣扎。村民们被这景象吓得脸色苍白,纷纷往后退。济公却镇定自若,他举起破蒲扇,朝着井口用力一扇,大声喝道:“你这邪祟,还不速速离去,更待何时!”随着济公的一声大喝,那股黑色烟雾渐渐消散,井里也恢复了平静。济公笑着对村民们说:“好了,邪祟已经被驱除了。你们再去打些井水来看看。”一个小伙子小心翼翼地来到井边,打了一桶水上来。众人惊讶地发现,原本浑浊不堪、散发着恶臭的井水,此刻变得清澈透明。济公接着说:“现在邪祟已除,不过病人们还需要服用一些草药才能痊愈。你们去采一些金银花、薄荷、甘草来,熬成汤药给病人喝,过不了几天,他们就会好起来的。”村民们按照济公的吩咐,采来了草药,熬成汤药给病人服用。果然,没过几天,病人们的病情就有了明显的好转,身上的斑疹逐渐消退,高烧也退了,精神也好了起来。桃花村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村民们对济公感激不已。他们为济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感谢仪式,还准备了许多丰厚的礼物要送给济公。济公却摆了摆手,笑着说:“诸位施主,贫僧行善从不图回报。只要你们以后能多做善事,相互帮助,贫僧就心满意足了。”说完,济公便摇着他那把破蒲扇,哼着小曲,继续踏上了他的云游之路,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和一段传奇的故事在桃花村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