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家藏书阁中走出,陆渊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l?a,x!s^w¢.*c¨o,m^那本关于“魔界裂隙”的禁忌卷宗,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彻底打破了他对修仙界的固有认知。他不再将魔气视为偶发的变异,或是某些邪修的手段,而是一个关乎天地存亡的根本性危机。
夜色笼罩着古家祖地,但陆渊的心头却仿佛被一道炽热的火焰灼烧。他没有直接返回客房,而是独自一人漫步在古家园林的静谧小径上,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他回想起这些天在古家的种种见闻:
古清明在研讨会上对“上古魔纹”的精确提及,似乎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基于深入研究。
古家在邀请函上刻印的古符文,与他从废墟石碑上拓印下来的符文极其相似,这绝非巧合。
古心月在藏书阁中对他的特殊“放行”,以及她在研讨会上的提问,都指向了她对这类禁忌知识的了解。
古家作为云洲的顶尖世家,其底蕴深厚,似乎远超青玄宗这类普通宗门。他们能够收集如此详细的“禁忌卷宗”,本身就说明了其信息渠道的广阔和对上古秘辛的掌握。
最重要的是,他体内的七彩云纹金丹,在阅读那些卷宗时所产生的剧烈共鸣,以及那股被唤醒的、与魔界裂隙同源的魔气,让他确信,自己所学所遇,都与这场天地大劫息息相关。
“古家……他们并非仅仅是好奇,而是在关注,甚至在研究魔患。”陆渊在心中低语,一个大胆的推测在他脑海中成形:“他们很可能一直在暗中为即将到来的大劫做准备,而且,他们掌握的情报,比青玄宗要全面得多!”
就在这时,一个清雅的声音打破了夜的沉寂。^w\a.n\o¨p+e~n¨.?c-o!m!
“陆道友,夜深露重,为何还不歇息?”
陆渊转身,只见古心月一袭素雅的白色长裙,月光洒在她身上,仿佛给她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她手中握着一卷竹简,显然也并非刚刚入睡。她的眼神平静而深邃,似乎早已洞察了陆渊心中的波澜。
陆渊没有掩饰,只是微微拱手:“夜色迷人,思绪难平。让古三公子见笑了。”
古心月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目光投向远方朦胧的山影,语气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是藏书阁中的某些卷宗,让陆道友难以平静吧?”
陆渊心头一震,知道古心月果然察觉到了什么。他也不再隐瞒,坦然道:“敢问古三公子,古家对那‘魔界裂隙’和‘魔煞之源’,究竟知晓多少?”
古心月没有立即回答,她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忧虑:“陆道友果然非同寻常,能从浩瀚的古籍中,察觉到那些被刻意隐藏的痕迹。既然陆道友已然知晓一二,心月也就不再隐瞒。古家对魔患的关注,并非始于今日,而是传承了数万年。”
她转过身,正对着陆渊,眼神变得无比郑重:“陆道友在藏书阁中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古家祖训,代代相传,皆言魔患乃天地之劫,无人可置身事外。每一次天地灵气潮汐,每一次封印虚弱,古家都会派遣族中最精锐的修士,前往各处灵脉节点,探查情况,并加固封印,甚至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数万年?”陆渊倒吸一口凉气。他原以为青玄宗已经算古老,但古家对魔患的关注,竟然能追溯到如此久远。?*天/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3这不仅是底蕴,更是责任。
“是。古家先祖,曾追随上古仙人,参与过镇压魔神之主的大战。从那时起,古家便承担起了‘守望者’的职责。”古心月的话语中带着一种沉重的使命感,“我们深知,魔界裂隙并非一劳永逸的封印,而是一个随时可能崩溃的巨大威胁。近百年来,天地异象频发,邪灵滋生加快,魔气浓度日益增长,甚至有金丹期邪修被魔气彻底侵蚀,化为非人非魔的存在。这一切都预示着,大劫,已然临近。”
她的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道,让陆渊清晰地感受到了这场危机的紧迫性。
“所以,古家这些年一直在为即将到来的大劫做准备……”陆渊接话道,他此前所有的疑惑,此刻都得到了解答。
“正是。”古心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陆道友的洞察力令人惊叹。古家所有的布局,都是为了应对这场浩劫。我们所做的准备包括:”
一、情报网络的构建: “古家散布在云洲各地的商队、坊市据点,并非仅仅为了敛财,更是为了收集信息。我们密切关注各地出现的邪灵异变、修士走火入魔、灵气节点波动等异常情况。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