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出手了吗?”
陈阳望着头顶浮现的小和尚暗道一声。/r+u\w!e+n¢.·n+e,t′
不过,在看到这小和尚的修为时,也不禁暗自松了一口气。
虽然气息光明浩大,威严厚重。
但却依旧是一尊太乙金仙,未曾突破大罗。
只要不是大罗金仙,他未必没有机会踏入地府。
陈阳佯装疑惑道:“勿那和尚,阻我作甚?”
小和尚淡淡一笑:“道友应该知晓,又何必多此一问。”
陈阳眸子闪烁:“本座不知晓,小和尚还是明言的好。”
那和尚也不生气,语气平和道:“既然道友不知,那小僧愿为道友解惑。道友受妖魔蛊惑,己然堕入魔道,小僧奉我佛如来法旨,特来渡道友入我西方成那金身正果之位。”
金身正果?
陈阳陡然失笑。
“我观小和尚应是人族吧?”
“不错。”
“小僧于西牛贺州降世,至今己历九世佛果,方才证得金身罗汉之位。”
说着,法海面上闪过一抹自傲。
比起寻常佛门弟子,他走的路最为艰辛,成就也最高。
九世佛果的意思是讲,他经历九世皆为潜心向佛的僧人,以九世之底蕴,最终才能在今世成就金身罗汉之位。
只待再进一步,便可坐上那佛陀之位。?k!e~k`a+n/s\h?u~.·c¢o`m?
其中曲折,旁人自是难以体会。
便是每一世都为潜心向佛的僧人,这一点就令诸多佛门弟子敬佩。
除此外,还需觉醒前世宿慧。
这又是芸芸众生难以企及的。
陈阳闻言,则是淡淡一笑:“身为人族,抛却父母不管不顾,而皈依佛门,此为不孝;出生人族,受我人族教化,不思忠君报国,此为不忠;身为佛门正果之身,高坐灵山,而不顾人间苍生死活,此为不仁;九世为人,可有兄弟姊妹?身为佛门弟子可有师兄师弟?只管自己成佛做祖,却把昔日帮助你的人抛至脑后,此为不义。”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便是高坐灵山,得成正果也不过是一具躯壳而己,灵魂怕是还在苦海之中沉沦吧。”
辨佛问道?
法海闻言一愣,面露怪异的看向陈阳。
现在这年头,妖族不修肉身法力,开始辩佛问道了吗?
其展颜一笑,佛门最重口舌,昔日我佛门圣人更是可以舌绽莲花。
身为佛门弟子,自是不弱于人。
法海笑道:“道友此言差矣!”
“小僧为佛时,余荫当映照先辈,福禄安康,孝达百代;小僧虽生于人族,但谋求的却是世间大爱,而非一家一国,何谈忠君爱国;至于道友口中所说的苍生疾苦,小僧眼下不正在渡化道友,为苍生除忧吗;而兄弟姊妹,师兄师弟各有前尘之路,因果加身,与小僧何干?”
“道友这番帽子扣下来,小僧纵使九世佛身,怕是也担待不起。!w/a.n`b-e!n!t!x-t¨.!n,e¢t?”
陈阳抬头看着眼前面色平和、俊美异常,似乎无嗔无怒的小和尚,陡然升起了一丝坏其道心的念头。
人太过完美,不好!
容易,遭妒。
陈阳悠悠一叹:“常听佛门弟子巧舌如簧,今日一见果然不虚。”
“不知道友法号?”
“道友谬赞,小僧法海。”
陈阳:·······
沉默半晌,略带几分诡异的看向身前的小和尚。
叫什么玩意儿?
法海?
陈阳沉吟几息,皱眉陷入了沉思。
是巧合?
还是天意?
亦或是,要借他的手送法海再度轮回转世。
几息后,陈阳将杂乱的念头抛出脑海,神色再度恢复平静。
看向法海问道:“道友既己成就金身果位,可知晓佛是什么?”
法海双手合十诵念了一声佛号后,应声道:“佛为世间万物,佛无处不在。心中有佛,便见如来。”
“哦?”
“如此来说,在下亦可成佛?”
“只要道友愿随小僧皈依佛门,自可成就佛门正果。”
“道友适才说了,心中有佛,便见如来,我现在心中有佛,如此可是如来?”
“道友心中无佛。”
“汝非我,安知我心中无佛?”
“道友既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