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联想到之前西方记者报道中,那些“蒸汽迫击炮”,“沼气弹”,“自行车加特林”之类的“土味武器”。
以及情报部门收集到的,关于林好出身草根,靠着个人魅力和一些…“奇谋妙计”聚拢人心的信息。
他心里,渐渐信了几分。
(看来,这个林好,确实是个…实干家。不尚虚名,务实肯干。那些“黑科技”,恐怕…真就是些土办法,加上运气,还有士兵悍不畏死的结果。)
他对林好的评价,又高了一层。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能干大事的人!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一切从实际出发!值得合作!)
他脸上露出更加真诚的笑容。
“林大帅,您太谦虚了!能用土办法打退苏修的进攻,这本身就是一种… 实力!这说明,你们的战术思想,是非常先进的!赤塬根据地的同志们,对你们的…土味…啊不,创新精神,非常赞赏!”
他差点说漏嘴。
李墨涵在一旁听得眉开眼笑,连连点头。“赵同志, 说得对!一把捻啊杂!您真是有文化!我们大帅,那可是… 智慧与力量并存! ”
他越说越离谱,又开始奇怪的 “ 宣扬” 了。
王大彪彻底懵了,扯了扯李墨涵的袖子。“老李,你又说啥鸟语呢? 一把捻啊杂,是啥玩意儿?”
李墨涵瞪了他一眼。“ 一把捻啊杂 就是…学问!知识!你个粗人,懂个屁!”
林好扶额。(完了,老李没救了。)
他赶紧打断李墨涵的 “ 知识” 讲座。
对赵明说:“赵同志,合作的事,我们可以慢慢谈。今天…先吃饭吧。我们这儿…也没啥好东西招待你们,就吃点…土豆炖粉条,再加点…洋葱,管饱!”
他指了指那麻袋洋葱,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赵明也笑了。“好啊!能吃到林大帅亲手种的…啊不,赤塬根据地送来的洋葱,是我的荣幸!”
中午,众人围坐在桌边,吃了一顿… “丰盛”的午餐。
土豆炖粉条,配上…生洋葱蘸酱。
味道…一言难尽。
但气氛,却很融洽。
双方初步交流,还算愉快。
约定保持联络渠道,后续再谈具体合作细节。
下午,送走赤塬根据地代表。
林好站在院子里,看着那麻袋洋葱,陷入沉思。
李墨涵凑过来,兴奋地说:“大帅!赤塬根据地来人了!这是个好兆头啊!说明我们… 被重视了! 接下来,是不是该… 扩大队伍, 搞个… 第二纵队,第三纵队?”
王大彪也在一旁摩拳擦掌。“大帅,啥时候打鬼子?俺老王手痒痒了!”
林好没理他们。
他弯下腰,抓起几个洋葱,仔细端详。
(洋葱…这玩意儿…除了吃,还能干啥?刺激性气味…催泪…)
他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催泪弹?土法催泪弹?好像…可以搞搞?)
他立刻转身,对李墨涵说:“老李,去!把咱寨子里…不,根据地的…医书,农书,凡是跟植物,药材有关的书,都给我找来!快!”
李墨涵虽然 不知道林好要干什么,但还是立刻执行命令。
“是!大帅!小的这就去办!”
他一阵风似的跑走了。
王大彪一脸疑惑。“大帅,你要书干啥?要看书识字了?”
林好神秘一笑,拍了拍麻袋洋葱。“彪哥,咱要搞点…新玩意儿!保证让小鬼子…还有老毛子,都…闻风丧胆!”
黄昏时分。
指挥部。
林好再次摊开那张黑北地图。
煤油灯下,地图上的山川河流,显得格外清晰。
他的手指,在哈霜城,丹江,哈齐尔…等几个城市周围,缓缓划过。
目光,最终停留在地图的…更北面,更广袤的区域。
之前的战斗,虽然击退了白熊联邦军,但…消耗太大。
“泔水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走出去。
不仅仅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扩张,为了…资源。
为了…更大的地盘。
为了…更多的…可能性。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黑风寨…不能一首窝在这个小山沟里。我要…走出去!我要…控制整个黑北!甚至…更远的地方!)
这时,李墨涵抱着一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