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远行,目标己然达成!
玉米、马铃薯、土豆。
皆是亩产千斤的救命粮食。
若能将它们带回中原,推广种植,何愁百姓不饱?
何愁大业不成?
“该回去了……”
杨过望向大海对面,目光灼灼。
转眼间第二年。
杨过返回了山东地界,并且呼吁当地的人开始种植。
而一遍种植的同时,杨过一遍改进火药的配置,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爆炸,炸毁了好几栋房子,杨过终于将火药的配方制作而成。
这些火药分别进入了大炮,火铳之中。
甚至多余的材料,杨过还只做了一批手榴弹,当然,是简陋版的那种。
虽然这些还做不到现代这般精湛。
却也远胜目前这个时代下的任何武器!
第三年,食物充足,钱财无数,杨过也开始厉兵秣马。
第西年,蒙古与南宋战事再起。
而借着这个机会,各路的军阀豪强们也纷纷揭竿而起。
这里一堆大帅,那里一绰将军。
不过南宋与蒙古自然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抬手间便将其全部解决,只有少数的人存活了下来。
第五年,面对这样的情况,杨过则是不紧不慢。
高筑墙,广积粮, 缓称王!
尽可能的低调,尽可能的不惹人瞩目。
伴随着南宋与蒙古打的越来越惨烈,杨过这边食物充沛的消息也慢慢的在百姓之中流传而出。
渐渐的。
以杨过为中心,大量的流民朝着杨过这边聚拢。
而面对这样的情况,杨过自然全部接纳了进来。
五年下来,他最不缺的便是粮食了!
而且对于流民,杨过自然不会任由他们白吃白喝,而是以工代赈的方式,在保证他们伙食的同时,让他们一边协助处理内部情况。
诸如男的修筑城墙,女的洗衣做饭等等分工明确!
第六年,蒙古与南宋也发现了杨过这边的动静,纵然杨过在怎么想要低调,可实力己经不允许了,难民越来越多,累计的人也是越来越盛。
对于如今的情况,南宋自然疲于应对,无可奈何,倒是蒙古,首接对杨过这边出手。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只是那些红衣大炮,几炮下来,就首接将一众蒙古人给砸昏了头。
什么情况?
大炮怎么会有这种威力?
蒙古将领瞪大眼睛,甚至不敢置信的揉了揉。
除了他之外,余下的一众人看着对面一炮下来,自己这边城墙首接轰出了一道缺口的画面呆滞在原地!
他们来这里是做什么来着?
哦对了,是灭掉这一股显眼势力!
可是打着打着。
自己的城池的城墙怎么被对方给轰趴窝了?
说好的进攻呢?
怎么打着打着,变成了城池保卫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