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步行模式,空载行走1小时需2660度电;轨道模式下,空载滑行仅需110度电】
【需专用变电站支持】
“……”
一小时2660度电,差不多一个中大型数据中心的能耗了。
更是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8个月左右的用电量了。
要知道,小型风力发电机满负荷运行1小时也才发电2500度。
顾泽默默叹了口气道:“这个大型移动平台前期是不可能造出来了,有小一点的吗?”
【未命名-S型(平台)】
【尺寸:2.1m×1.6m×1.3m / 折叠:0.8m×0.5m×0.4m】
【重量:320kg(自重)/ 1.8t(满载)】
【速度:30 km/h(多足步行模式,满载)/ 120 km/h(轨道模式,满载)】
【其他:配备自适应电源接口及自适应协议接口各5组,可通过吸附模式在无轨道情况下垂首攀爬】
【功耗:多足步行模式,空载行走1小时需13.1度电;轨道模式下,空载滑行仅需1.28度电;内置蓄能装置】
这次呈现的模型依旧很迷你,就是一个黄色的长方形盒子,根据末央给出的对比物体来看,小型移动作业平台的大小相当于一台平放的电梯轿厢。
顾泽暗暗松了一口气,小型平台的制造难度应该不大,可以分批铸造好零部件再拉过来组装。
“模块方面有哪些?”顾泽继续询问道。
【模块类型:多功能挖掘臂、自动分拣运输仓、等离子熔炉、3D铸造矩阵、精密设备制造矩阵、设备维护舱、自适应装配站】
【您想先了解哪个部分】
前面六个模块类似顾泽都能理解,都是自己提出的需求,至于最后一个……
“看看自适应装配站。”
【模块:自适应装配站】
【尺寸:12m×8m×6m】
【重量:200t(自重)】
【适配平台类型:L型】
【功耗:峰值12MW,待机200kW】
【其他:含有18台高自由度机械臂(6台重型/12台精密型),可对M型及S型平台进行模块装卸作业】
“原来是给中小型平台进行模块装卸作业的啊。”
“不对!”
“我一开始只打算做一个小型移动作业平台,模块还要我自己安装?”
【您也可以先行建造自适应适配站,此模块可以不依附移动作业平台自行运作】
“行吧……”
“还有其他吗?”
【您还未对该科技命名】
命名?
顾泽左手环抱在胸前,右手手肘支撑在上面,右手摸着自己有些胡渣的下巴,脑海中的思维快速发散,嘴里喃喃自语道。
“这个科技的研发本就是为了在地下建造电磁轨道炮用的。”
“要一点点的挖空整个地下,怎么感觉有点像愚公移山呢?”
“唔……这个科技就叫……”
【愚公移山?】
“基建狂魔的狂欢!”
【哎?】
……
材料物理实验室。
明明己经是晚上十点,实验室内却灯火通明。
“教授,数据出来了!”
“检测材料的密度为1.8g/cm3,抗拉强度3500-4000 MPa,弹性模量45-55 GPa,断裂韧性150-180 MPa·m1/2,抗冲击性300 J/cm2,比我们仅存于理论中的纳米晶格钛合金的数据还要好!”
接过学生手中报告,教授将上面的数据和仅存于纸面理论的数据对比了起来。
因为拿到材料的时间太短的缘故,像疲劳极限等需要时间的数据尚未测出具体的数值,但是仅仅是现有的数据,就能让夏国大量因为材料强度而暂时搁置的项目重启了。
不行,老薛上次对我贴脸嘲讽,这次我怎么也得嘲讽回去,顺带去他那顺几个好苗子。
超导实验室。
正在埋头看文献的薛原澄院士莫名的打了个冷颤。
薛原澄看了眼墙壁上的温湿器,依旧是28.0摄氏度。
“我这是……着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