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泽在丄装置寻找了一圈,都没找到周序鹄的身影。·零′点,看*书¢ _勉_沸`粤^独~
在询问陈锐后得知,周序鹄和他的团队半个月前就去火星了。
火星?没关系,对于顾泽来说就是一个虫洞的事情。
顾泽刚跨过虫洞,便看见一整片金黄色的实验小麦田,大型收割机正在进行收获作业,田边的机器人助手则在帮忙记录数据。
“顾泽,这里!”周序鹄朝着顾泽的方向招了招手。
一年多没见,周序鹄的身材一如既往的强壮,手上还拿着一株小麦植株。和正常的小麦植株相比,周序鹄手中的小麦根系异常发达。
“周叔!你怎么知道……”
没等顾泽说完,周序鹄便打断道:“来,看看周叔的团队花了一年多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顾泽愣了一下,认真观察起小麦的根系,半晌才说道:“这根系是不是太过发达了一些?”
如果说正常的小麦根系像一把倒立的淡黄色须刷,根部细密如胡须。
那么,周序鹄手里的小麦根须更粗壮,颜色偏红,表面出现束状纤维纹理。
周序鹄解释道:“这是我们结合‘地光’的生物科技,新培育出来的小麦——第一代自走麦,根部有额外的纤维肌肉,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额外添加了过表达限速酶,增加了ATP的转化率,使小麦可以通过根系肌肉分段收缩,像蚯蚓一样推动土壤前进。.E`Z,暁^税!枉. `哽+薪!罪-哙,”
“啊?”顾泽一脸茫然地看着周序鹄手中的小麦,疑惑地问道:“所以,这棵小麦植株能自己找合适的地方把自己种下?”
周序鹄摇了摇头道:“还不行,第一代的自走麦还只能自己的根系蠕动,速度很慢,一天只能移动2厘米左右,想要让小麦自己找到合适的位置扎根,并且在成熟后自行回到出生地,还需要改造信号控制系统并增强ATP合成系统的效率。我乐观估计还有五年左右,你就能看见了。”
顾泽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十二面体存储器,又看了看周序鹄手中的第一代自走麦,突然觉得裸奇点反应炉也不过如此。
自走麦简首太酷了!
周序鹄看着顾泽就差把想要写在脸上了,乐呵呵的说道:“你来帮忙搬下东西,晚点给你一颗自走麦种子,你种在丄装置里。”
“好嘞!”
“一定不能种在外面,”周序鹄再次叮嘱道:“也就火星环境特殊,我们才敢这样大规模种植,自走麦对蓝星的生态系统来说可能是入侵物种,所以只能放在丄装置里,知道了吗?”
“知道了!”
火星。_晓*税?C^M¨S~ ,唔^错¢内!容\
作为夏国首个进行宜居化改造的星球,可以说夏国为其倾尽了所有。
为了提升火星的地表温度,夏国不但在火星轨道部署巨型太阳反射镜,聚焦阳光照射极地冰盖,加速二氧化碳和水冰的升华,同时给极地冰盖每三天来一次反质子炸弹。
为了防止火星本就不多的大气流失,夏国还在火星L1的位置建成了大型轨道磁盾,制造人工磁场,用于偏转太阳风,减少太阳风对大气的侵蚀。
同时,夏国在火星地壳下方50千米的位置,铺设超导电缆环,通入强电流,产生全球性磁场来保住大气层。
当然,这些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
要想治本,就需要从火星的重力和己经冷却的内核入手。
只需要增加火星质量,使得火星重力和蓝星一致,并且重启己经冷却的内核,使火星的火山活动、碳循环重启。
在增加火星质量的方案中,常规方法是捕获小行星进行低速撞击,但也有科研人员提出行星合并的方案。
甚至在夏国获得简并态中子材料后,有科研人员突发奇想,能不能将一块和蓝星差不多质量的简并态中子材料放入地心以增加火星质量。
结果通过模拟发现,这个方案居然真的可行!
但在投票阶段被全票否决了。
毕竟蓝星上的简并态中子材料都是极小的,而且存放在丄装置内部,哪怕束缚材料的力场突然失灵,也炸不坏丄装置的实验室。
但是,如果简并态中子材料在放入火星地心后,束缚场突然失灵,简并态中子材料会因为引力不足剧烈膨胀,释放出来的能量足以把火星炸碎。
想来,是没有人愿意住在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星球上。
就连重启火星地核的方案中,简并态中子材料也落选了。
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