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拆掉左臂绷带的李小川,独自坐在简陋办公室里。·5′2\0?k_s-w?._c!o.m^
他望着窗外高炉喷吐的烟柱,心中却远没有工人们那份单纯的乐观与豪迈。
夕阳的余晖将他清瘦的身影拉得很长,映在冰冷的水泥地上,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深沉与疲惫。
307厂的工人们看到的是三军“撑腰”的威风。
而李小川看到的,是这威风之下冰冷坚硬的价值逻辑。
“支持,都是有条件的啊…”
李小川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桌面上冰冷的金属零件边缘,留下一道细微的印痕。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陈志刚、张卫国、林镇海的支持,源于他李小川这个人所代表的无可替代的军工价值。
他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剑,能斩开军队装备发展的瓶颈。
所以他们愿意成为持剑的手,为他扫清障碍。
可如果…他李小川不是那把剑了呢?
那些此刻看来坚不可摧的支持,是否会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般消融?
育英中学门口那上百支指向他的冰冷枪口。
那郑大勇色厉内荏的咆哮;
那孙天豪怨毒的眼神……
这些画面如同冰冷的钢针,反复刺穿着他的神经。
那一刻,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保护他的雁南飞和战士们固然可靠,但生死一线间的绝对无力感,像毒藤一样缠绕着他。
更深的寒意,来自于不久前在307厂核心车间那惊魂一幕的闪回。
他就差那么一点点,被人给活抓绑架了。_l!o*v!e*y!u?e¨d?u.._n!e.t¨
那次死里逃生,让李小川辗转难眠。
每每回想起来,冷汗都会浸透后背。
陈志刚的警卫、张卫国的关注、林镇海的承诺,这些外部力量的保护固然强大。
但并非万无一失。
更非永恒。
当致命的危险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降临,真正能依靠的,唯有自身!
“靠谁都不是绝对的可靠…”
李小川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
空气中冰冷的金属粉尘味道刺激着他的鼻腔,也刺激着他脑海中某个蛰伏已久的念头。
“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战力不够,那就装备来凑!”
不过,创意虽然不缺。
但是造装备的资金和材料,李小川现在可没有。
以前,他是一心为国铸剑。
不计得失。
现在,想为自己造甲了,那就不能不考虑了……
金陵的秋意渐浓。
307厂巨大的厂房里却依旧热火朝天。
空气里弥漫着钢铁灼烧、机油蒸腾和汗水挥发的独特气息,混合成一股属于工业心脏的蓬勃脉动。
副厂长赵刚天天都在喊。
以前是愁没活计,没订单。
现在,是怕自己工人和场地不够,干不过来。
307厂拿到地之后,第一时间扩建。·x!j?w/x`s.w!./c\o.m`
不然,可就完不成空军方面,歼8、歼9的零配件生产任务了。
好在国防部的拨费也爽快。
工人们虽然辛苦,但他们也乐意,因为工资也在涨。
这真是令同行们每天都在羡慕嫉妒恨的事。
……
就算是307厂已经火全开了。
可是订单还是不断地飞来。
这不,三份来自不同方向的、措辞各异却分量沉甸甸的需求函,便如同三份不容推却的战书,稳稳地送到了307厂。
副厂长赵刚一秒都不敢怠慢,立即送到李小川的手中。
第一份函件,盖着深蓝色的海军司令部钢印。
措辞严谨,却字字透着迫切的渴望:
“经过测试,小川同志为我海军设计的‘山猫’水陆两栖作战艇,基础性能优异。然近海突击、反制敌方轻型舰艇及滩头火力点能力尚有不足,亟需提升其海上突击火力,适配轻型鱼雷及多用途导弹系统,形成快速机动、隐蔽突击的近海‘狼群’战力…”
不久之后,海军上将林镇海,更是又亲自打来了加密视频电话,请求李小川再次指导他们的改造工作。
只见巨大的船坞式测试池边。
原本棱角分明的“山猫”底盘被重新设计,流线型的艇艏劈开水面,减少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