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马飞飞和他的女邻居们 > 第142章 深巷里的理发刀

第142章 深巷里的理发刀

东溪社区东南角有条巷子,叫“同和里”。-小¨税¢C/M*S* /最?薪?璋,踕^庚_鑫!哙^

巷子很短,也就五十来米,两边都是老旧民房。最深处有一家理发店,店面窄小,门上挂着掉漆的木牌:“正源理发馆”。

这家店开了四十多年,从国营剃头铺到街边小店,换了三代人,却始终没换老板。

——老马头师傅,一位头发全白、戴着老花镜的手艺人。

据说他能用剃刀画花,能在男孩头上剃出“喜羊羊”的形状,也曾给一个新郎剃出一个“囍”字图案,成了当年东溪街头头条。

**

马飞飞这天路过,发现理发馆门口贴了一张纸条:

各位街坊亲友:

老朽马永根因年事已高,手艺不如从前,决定关门歇业。

感谢多年照顾,日后有缘再见。

特此告知。

——2025年6月

“关门?”马飞飞咕哝一句。

他想起系统最近的支线任务提醒:

【支线任务更新:“寻找老社区手艺人”

目标2:理发师马永根的故事线

提示:有价值的回忆,藏在旧刮刀与木椅之间

完成度:0/1】

于是他转身回到理发店前。`1.5\1′x_s.w\.,c,o~m?

铁门没有上锁,轻轻一推,吱呀一声响,门里传出老马头的声音:“来了?今儿不营业,要关门了。”

马飞飞笑道:“我不是理发的。我是社区小编,最近在做社区影像计划,专门来采访您。”

老马头从木凳上站起,拍了拍白围裙:“采访我?我都这把年纪了,有啥可说的。”

“您这间店,是整个东溪社区最老的门面之一,怎么能没有故事?”

老马头笑笑,眼角的皱纹拧成一团。

“那你先坐,我给你讲讲这把刀的故事。”

**

马飞飞坐在那张已经磨得发亮的木椅上,老马头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剃刀。

刀刃包在黑布里,露出的刃面依然泛着光。

“这把刀,是1979年我师父传给我的。那时候我还在国营理发室做学徒,剃一颗头五分钱,修面十分钱。”

“后来下岗潮来了,理发室关了,我自己支摊,挂牌子开店,靠这刀吃饭。^萝/拉¨暁^税\ -已/发¢布~蕞,鑫~彰′劫^”

“我最得意的一次,是在1987年给老街那场百人婚礼剃头。新郎新娘那边一家子男丁都让我剃,我一刀刀剃得干净、平整,还在小侄子头上刻了个‘囍’字。那晚,全东溪都来看头。”

老马头眼里浮出笑意,像翻起了发黄旧相片。

马飞飞赶紧打开录音器和系统同步。

系统提示更新:

【支线任务进度:理发师回忆故事线 1/3

触发记忆点:“百人婚礼与喜字剃头”

情感浓度+4】

老马头接着说:“可惜,现在年轻人都去理发连锁店,喜欢烫染挑染,不讲究剃刀的利落。我的老顾客,一个个搬走、老去。最后一次动这刀,是前年,一个老兵来找我剃头,说是准备进养老院。”

“我收了五块钱,给他剃得精神利索。那刀贴在他脖子时,他闭着眼睛笑,说:‘这刀贴上来,就像回到兵营。’”

**

马飞飞问:“师傅,您这儿有没有以前的照片?咱们社区正做‘影像记忆墙’,能帮您这手艺留下点东西。”

老马头指了指墙角的抽屉:“你自己翻,那些老照片都在那里。别乱动刮刀箱,那是镇店的宝。”

马飞飞翻出一个铁皮盒,里面塞满了照片和泛黄的纸张。

有一张1970年代的集体照,一排年轻人坐在门口,每人都剃着清一色的寸头。背景是老街早期的水泥墙,上面写着标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照片背面写着:“1976年夏,东溪理发队合影。”

系统提示再次刷新:

【支线任务进度:理发师回忆故事线 2/3

触发记忆点:“东溪理发队合影照”

解锁资料:“东溪社区手艺人初代名单”】

再往后翻,有一张老黑白照片模糊不清,但仍能辨出画面中一个人背对镜子,在墙上挂着一张照片——那是一位女孩的背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