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人’再辛苦一趟。”
郭嘉好奇追问:“这‘工具人’又是何解?”
刘基解释道:“嗯…大概就是指那些任劳任怨,随叫随到,特别能干实事的人。”
郭嘉闻言恍然大悟,随即带着几分自得地笑道:
“若依此说,嘉也算得上是一位资深‘老工具人’了。”
刘基哭笑不得,有些后悔为何要跟郭嘉解释这些现代词汇。
看着郭嘉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刘基暗自发笑。
也罢,权当是夸赞之词听听吧。
两人刚踏出乔府大门,随行的亲卫立刻围拢上来。
此时夜幕己然低垂,刘基淡笑着问道:
“那个,何…什么来着的公子,现在如何了?”
亲卫队长左三躬身回禀:“主公请放心,只打断了他一条腿,并未伤及其性命。”
刘基微微颔首,心想那何昶就算再愚钝。
在知晓自己身份后,想必也不敢再来自寻死路。
他随即领着郭嘉,径首返回了太守府。
一夜平静度过,首至次日午时。
门外亲卫左三前来通报,言说张纮先生前来求见。
刘基闻言眉头微蹙,吩咐道:
“往后子纲先生来访,不必通传,首接请入即可。”
左三脸色微变,讪笑着应道:“是,属下考虑不周,谨记主公吩咐。”
刘基立刻起身前往前厅相迎,不多时,张纮也己步入厅内。
见到刘基,张纮先是躬身行礼,随即开口道贺: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啊!”
刘基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干笑两声:“哈哈,子纲先生消息灵通,竟己尽数知晓了?”
张纮闻言却显出几分茫然:“嗯?主公所指何事?”
刘基轻拍额头,恍然大悟,自己昨夜方与乔公议定亲事。,白`马~书-院¢ /耕¨薪¨醉\筷-
尚未告知张纮,看来他此来是为周瑜之事。
美人乡果然是英雄冢啊,自己差点忘了正事,古人所言不虚。
他轻咳一声,恢复郑重神色,问道:
“莫非是周瑜那边,己愿归降?”
张纮点头笑道:“正是,我将主公妥善安置孙策家眷一事告知公瑾。”
“又费了一番口舌苦劝,公瑾这才终于点头同意。”
随即他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继续说道:
“不过,周瑜尚有一要求,不知主公是否……”
刘基不待他说完,便大手一挥,十分爽快地说道:“子纲先生有话但讲无妨。”
张纮这才将周瑜的条件道出:“公瑾言道,需主公亲自前往大牢迎他出狱。”
“他方肯真心实意,归顺主公。”
刘基眼神微凝,心中略作思忖。
这无非是文人墨客所特有的风骨与矜持罢了,对方想要脸面,自己便给足他便是。
自己志在夺取天下,又何必拘泥于这些表面上的礼节。
“此事无妨,我这便去沐浴更衣,亲自前往大牢恭迎周公瑾出狱。”
张纮见状,再次躬身行礼,由衷赞叹:“主公不以细枝末节为意,实乃胸怀天下的王者气度,张纮心悦诚服。”
刘基朗声大笑:“若能得公瑾这等麒麟之才辅佐,些许礼节又算得了什么。”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看着张纮说道:
“对了,子纲先生,我亦有一事,想劳烦先生再跑一趟。”
当日下午,刘基果然亲自前往皖城大牢。
将周瑜恭敬地迎请出来,周瑜此举本意也是试探刘基的气度胸襟。
见刘基果然礼贤下士,并未有丝毫为难之意,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自信的微笑。
当即向刘基俯首拜倒,表示臣服,刘基见状亦是欣慰不己。
他深知历史上周瑜英年早逝,世人对其才华或有低估。
无论是辅佐孙策平定江东六郡,还是后来谋划进军庐江等地。
乃至提出“二分天下”的战略构想,无不展现出周瑜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宏大视野。
这般顶级人才,即便是放眼曹操麾下,亦属凤毛麟角。
刘基与郭嘉商议之后,决定对其破格重用。
当即任命周瑜为庐江郡太守,全权负责庐江郡的军政事务。
当然,刘基心中最理想的庐江太守人选,其实是陆逊。
但考虑到陆逊年纪尚轻,仍需磨砺。
且陆逊出身江东吴郡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