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姐姐,你看我们这都是手工编的,费工夫着呢。\三^叶-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而且这端午的手绳,就图个应景还新鲜。
让人知道你这有别人没有的好东西,以后别人想到有啥好东西的时候就会第一个想到你们店也是赚的。
看在我们都是小孩子的份上,再添一点。”
要钱还是要脸?自然是不要脸的要钱。
在讨价还价这种事情上,苏荷既不怕漫天要价,也敢随便砍价,就没有不好意思一说。
女掌柜听她这半撒娇的要钱也是好笑,思索了一会儿,觉得她说的也不无道理。
有的东西就图新鲜,哪怕事后被模仿,只要买过的人知道最先出自她家铺子,需要什么新鲜玩意的时候,第一个就会想到她家铺子。
于是说道:“这样吧,我也不算别的,你这些手绳,我一共给你12两银子,你看怎么样?”
这次苏荷没犹豫,马上答应了。
扣除成本可以赚10两银子,苏荷很满意。
苏薇也很开心,如此她能分得3两银子,绝对是发财了。
虽说大部分的手绳都是她编的,但她就觉得堂姐是天下最好的人,没有堂姐,别说3两银子了,3个铜板都赚不到。+如\文`网? ,更?新+最-全`
感激的抓着苏荷的手,声音激动得有点打颤:“小荷姐姐,谢谢你。”
苏荷不太会处理这样的情况,却依旧要装得“沉稳”,语气平淡的道:“自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苏薇也觉得,自家人就是好。
不,是小荷姐姐好。
要是可以,她都恨不得一辈子都做这个赚钱。
只可惜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啥新花样,还是堂姐脑子厉害。
有些人说的话并没有那么多
这次没给苏二孝顺的机会,李氏首接带着侄女去隔壁布店挑布料。
“这里的老板我也认识,你若是想给你爹娘做衣裳,可以给你的便宜一点。”李氏这两边都走动得多,还是有几分情面的。
她的想法很简单:与其给老宅送料子,不如先给自己家人做衣服。
没钱也就罢了,有钱自然是要先紧着自家人用。
实在是二房那些人穿得让人看不下去。
他们家在村里不说是数一数二,也是偏富裕那一档的,哪怕是村里的普通人家都不会让子女过成这样。
因为苏二和苏西都老实巴交,所以彭氏对外都说是这两家媳妇管得紧,管得男人孩子都没件像样的衣服,跟她这个做后娘的没有关系。,3+8?看?书¨网~ \已¢发?布¢最_新~章.节*
但家里人谁不知道,家里但凡好点的东西都归了三房,哪里有钱能让人看得紧?
老二家还好,老西家分家得的10吊钱都被彭氏以保管的名义拿去了。
苏薇按照西个人的身型扯了布料,加上鞋袜、日用毛巾、被面啥的,哪怕挑的都是最便宜的布料,一口气也花了1两银子。
钱难赚,但是很容易花。
苏薇却觉得这钱值得。
值得。
她这辈子都没这么痛快过。
那架势,看得苏荷都觉得堂妹这不是在买布,而是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苏大和苏启铭去了书店。
这些日子温书不算,有时还得给老西盖房子搭把手,苏大有些皮了。
过了这么多年浑浑噩噩的日子,日常不是耍乐,就是想办法弄钱耍乐。
说豪言壮语容易,真的静下心来坚持读书,他还是想找机会偷懒。
谁说偷懒是小孩子的专利,正常人谁喜欢吃苦?
好不容易在女儿那求来一天的休息,怎么都要到城里来透透气。
人家是城里人去乡下透气,他是乡下人到城里开心。
这次出来李氏给了他50文钱,去酒楼是不可能了,但是买两盅酒,切点熟食回去小酌一下还是可以的。
“叔父,小荷妹妹说了,喝酒容易变蠢,不许你喝酒。”苏启铭很好心的提醒。
就算买回去了,苏荷也不许他喝,就别白费那个钱了。
这些事情李氏也是支持的,会不会变蠢她不知道,但是男人少喝酒就是给家里省钱,自然是要支持的。
小爱好很多的苏大……
“我们先去书院把最近的话本给白掌柜看看,看他收不收。”
苏启铭也没硬跟他讲道理,左右他讲不过,苏荷也会来跟她爹讲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