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无数个自己在燃烧!"
沈溯抓起桌上的心灵共鸣器,不顾警报声冲出实验室。当头盔扣紧的瞬间,他听见了无数重叠的尖叫——那是所有接入共生网络的意识在同时崩溃。在意识海洋的中央,他看见那颗曾象征和谐的能量球正在变黑,表面爬满灰黑色的丝线,像极了水晶装置上的裂纹。"这才是共生的真相。"亚特兰蒂斯老者的声音在意识深处响起,"我们不是领悟了共生,是被共生吞噬了。那些符文不是通讯协议,是墓碑。"沈溯突然想起自己设计共鸣器时的一个疏漏——他从未考虑过不同文明对"自我"的定义差异。人类的意识边界是皮肤,而对于气态文明来说,整个恒星系都是他们的躯体。当这些截然不同的意识被强行编织进同一网络,所谓的和谐共振不过是相互瓦解的开始。他的意识开始剧烈疼痛,那些曾经感受到的异星情感此刻都化作尖锐的碎片。在崩溃的边缘,沈溯突然想起亚特兰蒂斯壁画中被忽略的细节——能量球周围的丝线并非连接所有文明,有些符号始终保持着距离,以特定的频率环绕着中心。"不是融合,是共舞。"这个念头闪过的瞬间,沈溯强行切断了自己与主网络的连接。他在半昏迷状态下修改了共鸣器的核心参数,将强制同步模式改为动态共振——让不同文明的意识像星系般保持着安全的距离,在相互引力中寻找平衡。当林娜撬开实验室的门时,发现沈溯倒在血泊中,右手仍死死按着修改完成的确认键。观测台上,灰黑色的侵蚀正在退去,那些熄灭的节点重新亮起,但不再是整齐划一的频率,而是像星座般疏密有致地闪烁。三个月后,沈溯站在新落成的共生观测塔顶端。下方的广场上,不同形态的智慧生命正通过改良后的共鸣装置交流——人类与硅基生命保持着三步距离,气态文明的能量云在他们周围形成流动的光环。没有人试图融入彼此,却在动态平衡中找到了理解的可能。"熵值曲线开始回落了。"林娜的声音带着释然,"但我们终究没能实现完美融合。"沈溯望着远处星空中正在形成的新星座,那是不同文明的意识在宇宙中留下的轨迹。"或许存在的本质不是融合,"他轻声说,"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依然愿意为彼此改变运行的轨道。"当夜,亚特兰蒂斯水晶的裂纹中渗出微光,在地面投射出一幅新的图案——不再是紧密相连的网络,而是无数星辰在各自的轨道上,以不同的频率闪烁出和谐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