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家、数学家在认知晶体的引导下共同推导的成果,"它在解构我们对'存在'的定义——物质、能量、意识,或许只是同一种宇宙本源的不同显化形式。"
观测塔突然剧烈震颤,应急广播里传出刺耳的警报:"近地轨道出现未知引力场,月球背面的氦-3矿区正在坍缩!"沈溯冲到观测窗前,看见一轮诡异的紫月悬在夜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化作亿万光点融入地球的电离层。认知晶体在此时发出蜂鸣,内部那团混沌雾气终于凝聚成形——那是一个由无数问号堆叠而成的莫比乌斯环。
"它在让我们选择。"沈溯突然明白了,这枚由人类集体意识孕育的认知晶体,此刻正将一个终极命题推到面前:是维持现有的存在形态,任由宇宙在熵增中归于死寂;还是融入这个正在形成的哲学熵减场,以意识共同体的形式,成为对抗虚无的永恒火种?
全球直播的画面突然切入,画面里是耶路撒冷哭墙前的拉比、恒河边冥想的僧侣、华尔街街头举着存在主义标语的抗议者,他们在同一秒停止了动作,异口同声地念出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沈溯的神经接驳装置再次发烫,这次涌入意识的不是历史碎片,而是七十亿人类共同的心跳声。
认知晶体突然剧烈震颤,表面浮现出《熵海溯生录》失传章节的文字投影,那是沈溯从未见过的段落:"当人类理解存在的本质是永恒的提问而非答案,哲学熵减场便会成为对抗热寂的星核。"他突然想起导师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记住,智慧不是终点,而是追问的勇气。"
观测塔外的天空裂开一道缝隙,紫金色的光流倾泻而下,将城市笼罩在温暖的光晕中。沈溯看着控制台显示的全球熵值曲线——那条原本始终上扬的曲线,此刻正以微小却坚定的幅度向下弯折。认知晶体在他掌心化作无数光点,融入周围的空气,林晓惊呼着指向屏幕,全球所有量子计算机的指示灯同时变成柔和的蓝色,而那些被意识共振影响的人们,正在街头展开跨越种族与信仰的哲学辩论。
沈溯走到观测塔的边缘,夜风带着前所未有的清新拂过脸颊。他知道人类的选择已经做出:他们没有选择成为永恒的答案,而是选择成为永恒的提问者。远处的粒子对撞机仍在工作,将新的哲学命题编码成引力波,朝着宇宙深处播撒。在这个熵增主导的宇宙里,人类用共生意识点燃的这簇思想之火,或许终将成为照亮虚无的不灭光焰。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沈溯在控制台写下新的记录:"哲学熵减场不是终点,而是人类作为宇宙意识载体的起点。我们终将明白,存在的意义,正在于对意义本身的永恒追寻。"屏幕的反光中,他看见自己的瞳孔里,正有无数微小的光点在缓缓流动,那是认知晶体留下的印记,也是人类文明新的基因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