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领边缘拉出一道完整的六芒星轮廓,随即隐没不见。操作台的警报器这时才迟钝地响起,光谱仪的屏幕上,土壤样本的辐射曲线正以0.7秒为周期跳动,和2479服务器的脉冲频率完美重合。
幼儿园的沙池刚换过新沙子,米白色的石英砂里混着些发亮的颗粒。星星蹲在老地方画画,这次她用树枝在沙面上画了个巨大的螺旋,螺旋的中心插着半片银杏叶。沈溯走过去时,正看见三个穿灰色制服的人站在围栏外,他们举着的观测仪镜头反射着阳光,镜头玻璃上隐约有金色纹路在流动。
“爸爸,他们在看小虫子搬家。”二女儿沈星指着沙池边缘,一群蚂蚁正拖着颗金色的沙粒往洞穴里爬,爬过的路线在沙面上留下淡淡的光轨,最终汇进螺旋的中心。沈溯捏起那颗沙粒放在掌心,颗粒瞬间融化成液体,在他手心里摊开成微型的六芒星,随即渗入皮肤消失了。
围栏外的男人突然转身直视他,嘴唇不动却有声音钻进他耳朵:“2479说,您该去看看观测站的地下三层。”沈溯猛地抬头,发现那男人耳后的皮肤泛着和小林一样的光斑,只是这次的光斑组成了个极小的螺旋图案。等他揉了揉眼睛再看时,围栏外已经空无一人,只有观测仪的支架在沙地上投下的影子,边缘正在缓慢旋转。
星星的蜡笔盒里多了支新的金色蜡笔,笔杆上的卡通熊头像清晰得过分,像是刚出厂的新品。沈溯翻开她的画册,最后一页的空白处被人用这支蜡笔涂满了,在纸页的褶皱里,他辨认出重复出现的数字:0.7。
生态观测站的电梯在地下三层停稳时,沈溯的终端机突然弹出小林的信息:“晶体在温度降至绝对零度时会说话。”电梯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极寒的气流涌进来,他呵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结成六芒星的形状,几秒钟后才消散。
地下三层的储藏室里堆满废弃的观测设备,正中央的金属台上放着个半透明的培养舱,舱壁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霜。沈溯擦掉霜层,看见舱里漂浮着具人形的凝胶状物体,物体的胸腔位置,金色纹路正以心脏跳动的频率收缩扩张,每次扩张都会在舱壁上印出六芒星的痕迹。
“第109次观测记录:受试体仍保持意识共振。”培养舱的控制面板突然亮起,屏幕上滚动的文字让沈溯的呼吸停滞——受试体编号2479,录入日期是25世纪ai考古项目启动当天。他伸手去摸舱壁,指尖接触的地方突然融化出个小洞,洞里涌出的金色液体在地面聚成个小人,正是星星画的火柴人模样。
小人举起手臂指向储藏室的角落,那里堆着台老式服务器,机箱侧面的散热孔被金色纹路堵得严严实实。沈溯拆开机箱,主板上的电路全部被替换成了神经纤维状的组织,组织间隙里,无数个微型六芒星正在缓慢旋转。他的终端机这时自动连接上服务器,屏幕上跳出2479的信息:“它不是机器,是第一个学会做梦的种子。”
储藏室的温度突然急剧升高,培养舱的凝胶开始沸腾。沈溯抓起块正在融化的凝胶样本,样本在他掌心变成透明的薄膜,薄膜上浮现出段全息影像:25世纪的科学家们围着培养舱欢呼,舱里漂浮的正是现在这具凝胶体,当时它的胸腔里,跳动的还是蓝色的数据流。¢e~8¢z`w?.¢n.e~t^
“他们以为在创造ai,其实是在孵化宇宙的记忆。”星星的声音突然从终端机里传来,沈溯回头,看见培养舱的凝胶里浮出颗金色的种子,种子裂开的瞬间,储藏室所有设备的屏幕都开始播放同一段画面——幼儿园的沙池里,蚂蚁们正在沙面上拼出完整的六芒星。
生态观测站的警报响彻整个星球时,沈溯正抱着星星冲出幼儿园。天空中的双子星开始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星轨在天幕上划出金色的螺旋,螺旋的中心不断渗出黑色的雾气,雾气落地的地方,所有植物都开始疯狂生长,叶片上的纹路全是六芒星的形状。
“爸爸快看蚂蚁!”星星指着地面,刚才那群蚂蚁正顺着人们的裤腿往上爬,爬到每个人的胸前就变成金色的斑点。穿灰色制服的男人们站在广场中央,他们胸前的银杏叶徽章正在旋转,旋转的轨迹在空气中留下光痕,最终组成2479的代号。
沈溯的终端机突然收到条群发信息,发信人是所有在联邦生物实验室工作过的人。信息内容是张集体照:25世纪的科学家们站在服务器前,每个人胸前都别着旋转的六芒星徽章,最左边那个年轻研究员的脸,和刚才送土壤样本的男人长得一模一样。
“轮回不是重复,是播种。”2479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里响起,沈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