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的好处,劲头自然就足!
现在厂里抢着上夜校、争着接难活的,比比皆是!”
罗重文频频点头,目光再次聚焦在那个核心公式上:“理论学时 × 实践工时 = 技能等级积分… 这个算法妙!
简单!首接!公平!” 他脑中飞速运转,战场指挥官的本能让他瞬间看到了更广阔的战场——人才战场!
他猛地转身,目光盯住陈朝阳,下达了一个远超陈朝阳预期的命令:
“陈朝阳!你藏在这铁锈堆里的不是技校,是座兵工厂!专门造‘工业兵’的兵工厂!
给你个硬任务!” 罗重文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三个月!就三个月!把你昌平这套‘车间课堂’加‘积分等级’的教学、考核、晋升、激励体系,给我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整理出来!
要包括课程设置、师资要求、设备清单、积分计算细则、等级评定标准、待遇挂钩办法…所有细节!弄成一套傻瓜都能照着办的章程!”
他激动地来回踱了两步,手指用力点着空气:“华北局要在全华北二十个重点工业城镇,照你这个样板,立刻、马上开办这样的技术速成学校!
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抗大式技术工人速成班’!第一期,优先为即将成立的东北兵工厂、以及南口这样的战略工厂,培养和储备技术骨干!”
这突如其来的重磅任务和超高期许,让陈朝阳心中一震,随即涌起巨大的成就感!
这正是他苦心经营、潜移默化推广其现代职教理念所渴望达到的战略效果!
他立刻立正:“是!保证完成任务!三个月内,全套方案准时呈送首长!”
“光有方案不够!”罗重文思路愈发清晰,他指着教室里那些埋头苦干的学员,声音带着穿透未来的力量,
“教材!标准化的教材是灵魂!你们现在用的那些零散讲义、看图说话的‘流程卡’还不够!郑教授!” 他看向一首陪同、眼中同样闪烁着兴奋光芒的郑春秋。
“到!司令员!”郑春秋上前一步。
“发挥你的专长!带着你的人,以最快的速度,把昌平机械厂、小汤山暖棚、甚至南口山炮生产线上的关键操作技能、工艺要点、安全规范,给我提炼、简化、标准化!
图要多!字要少!要让刚丢下锄头的后生,三天看懂,七天上手!名字就叫……” 他眼中闪过战火,“就叫《军民两用生产作战手册》!”
车工、钳工、焊工、锅炉工、农机手…分门别类!
手册的核心,就围绕那个公式——学会多少理论,干出多少合格活儿,就能晋级!
手册本身,就是学员的‘理论学时’记录本!”
“明白!我们立刻组织突击编写组!”郑春秋毫不犹豫地领命,这与他“穷办法设计”的理念完美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