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前方五十米处,几名巡警正在检查过往的车辆。^0*0!晓-税¨徃, ¢无·错\内.容¢虽然这个时间点车辆很少,但他们似乎格外警觉,每辆车都被仔细检查。
"冷静,按照计划行事,"陈雨压低声音,从包里取出一叠证明文件,"记住,我们是中央医院的工作人员,运送的是普通医疗物资。"
小王点点头,握紧方向盘的手却因紧张而微微发抖。
卡车缓缓驶向检查站。一名巡警举起手示意他们停车,然后走到驾驶室旁边。
"干什么的?这么早出来?"巡警用生硬的上海话问道。
"中央医院的,送药品的,"小王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回答,同时递出陈雨准备的证明文件。
巡警接过文件,仔细查看。
"打开后面,检查。"他命令道。
陈雨的心沉了下去,但表面上仍然保持着镇定。她和小王下车,打开了卡车后门。
巡警爬上车厢,用手电筒照着那些木箱。"这是什么药?"他问道,指着一个箱子。
"普通的消炎药和绷带,"陈雨平静地回答,"是送往郊区医院的。"
巡警似乎不太相信,他示意打开一个箱子检查。陈雨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如果他们发现这是磺胺,一种在中国几乎不存在的先进药物,后果不堪设想。/我?得.书¢城~ ?埂+辛¨蕞¢筷¢
巡警撬开一个箱子,里面确实是整齐排列的药瓶和绷带,但标签上的"磺胺"二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疑惑地看着上面的标签。
就在这危急时刻,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枪声和爆炸声。巡警们立即警觉起来,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怎么回事?"警官厉声问道。
一名巡警跑过来报告:"长官,南边好像发生了冲突,可能是游击队袭击了巡逻队!"
警官立即下令:"你们几个,跟我去查看情况。你,"他指着一名巡警,"继续检查这辆车,确认无误后放行。"
说完,他带着大部分人迅速离开了检查站,只留下两名巡警。
陈雨和小王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是一个机会,但他们不能轻举妄动。那名负责检查的巡警继续翻看着箱子里的药品,似乎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
"这药很贵吧?"他突然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贪婪。
陈雨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确实不便宜,是医院花了大价钱从美国进口的。"
巡警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这年头,什么都难,是吧?大家都不容易..."
陈雨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钞票,不动声色地塞到巡警手中:"确实不容易,希望长官能够行个方便。"
巡警迅速将钱收进口袋,然后大声宣布:"检查完毕,没有问题,可以通过!"
小王和陈雨松了一口气,迅速关上卡车后门,回到驾驶室。*墈?书*屋`晓¨说¨徃, !首¢发′卡车缓缓驶过检查站,继续向码头方向前进。
"那是我们的同志制造的声响吗?"等远离检查站后,小王低声问道。
陈雨摇摇头:"我不确定,可能是,也可能只是巧合。无论如何,我们得抓紧时间到达码头。"
天色越来越亮,街上开始有了零星的行人。卡车不得不放慢速度,以免引起注意。终于,在晨雾笼罩下的黄浦江出现在视野中。
码头上,几艘渔船静静地停泊着。陈雨的目光在这些船只中搜寻着,最终锁定了一艘看起来最不起眼的小渔船。
"就是那艘,"她指给小王看,"靠近船尾挂着红色渔网的那艘。"
小王将卡车停在码头附近的一个隐蔽处,两人下车,警惕地观察着西周。确认没有可疑人物后,陈雨走向那艘渔船。
"早晨的鱼最新鲜,"她轻声说出暗号。
船上一个正在整理渔网的老渔夫抬起头,回应道:"但黄昏的渔获最丰盛。"
确认身份后,老渔夫招呼几个年轻人从船舱里出来,开始帮助搬运药品。这些人动作麻利,显然经过专业训练,不到半小时,两百箱药品就全部转移到了渔船的船舱里,并用渔网和鱼篓巧妙地伪装起来。
"一路顺风,"陈雨对老渔夫说,将一张纸条交给他,"这是药品的使用说明,一定要交到医疗队手中。"
老渔夫点点头,将纸条小心地藏在衣服内袋:"放心吧,我们会确保它们安全送达。"
渔船缓缓驶离码头,融入晨雾中的江面,很快就看不见了。
陈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