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时空测谎师:双生迷局 > 第218章 智能教育的成长计划

第218章 智能教育的成长计划

都能存起来,以后到别的城市还能兑换,上个月有个搬家的住户,用社区学分换了新家那边的游泳课"。

林深跟着教育专员体验"教育经济模型"。系统根据技能水平评估:"您的python编程能力可评为l3,每小时授课可获30积分";模拟知识交易时,智能合约系统启动:"已与3栋家长达成协议,每周三晚教孩子编程,换取古筝课"。专员小李说:"以前觉得教育就是花钱,现在能以教代学、以学换物,连刘奶奶都知道'知识能当钱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174 智教启蒙的多元场景

林深家的客厅最近"变实验室"了。智能教育系统刚入户,女儿用"化学小实验套装"做彩虹水,"app上说这是密度原理,像鸡尾酒分层一样";老婆用ar眼镜给她讲恐龙,"虚拟的霸王龙站在沙发上,一按就显示它吃什么"。岳母看着墙上投影的太阳系模型直咋舌:"现在的孩子,连冥王星离太阳多远都知道,我们那时候只认识北斗七星"。

社区的"智教探索馆"更神奇。张大爷带着孙女体验"时光机","vr眼镜一戴,能看到唐朝人怎么造纸";年轻人在"未来教室"试课,"脑机接口测注意力,走神了椅子会轻微震动"。最绝的是"自然课堂",智能花盆能识别植物种类,"扫一下就知道这是含羞草,碰它会害羞是因为叶枕里的水分"。

"这成长计划,是让学习像玩一样上瘾。"沈砚舟的全息影像突然出现在探索馆,他刚从国际儿童教育大会回来,虚拟t恤上印着"玩中学","你看这'多元智能测试',能发现每个孩子的天赋,小石头数学不好但空间感超强,现在学3d建模,作品还拿了奖"。

林深跟着教育专员体验"智教启蒙系统"。系统根据孩子性格推荐:"您女儿外向爱表现,建议参加社区戏剧社";模拟学习瓶颈时,智能突破系统启动:"用说唱记英语单词,已为您推送《时态rap》"。专员小李说:"以前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现在系统能找到孩子喜欢的方式,连最调皮的男生都能坐下来学2小时"。

175 教育文明的共生图景

林深站在社区的"教育记忆馆"里,看着玻璃柜里的学习故事:女儿的第一幅编程作品、老婆换课用的钢琴乐谱、张大爷的智能手机学习笔记。每个物件旁边都有个"知识计数器",显示这个教育资源帮助了多少人,比如共享钢琴的计数器显示"已支持42节音乐课"。

窗外,社区正在办"智教成长节"。这边"亲子区"在玩数学桌游,那边"银发区"在学短视频剪辑;有人举着手机直播"家庭实验室",有人在"技能市集"用积分换课程;最热闹的是"知识马拉松",组队答题赢积分,"我们组答对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原理',拿了冠军"。

沈砚舟的全息影像突然出现在记忆馆中央,背景是全球各地的智教场景:肯尼亚的太阳能教室、冰岛的极光观测课、巴西的雨林生物课。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背着书包跑老远上学吗?"沈砚舟指着玻璃柜里的旧课本,"那时候找个好老师比登天难,谁能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学篆刻、玩vr?"他调出个教育热力图,左边是2022年社区的教育资源分布(大片空白),右边是现在(密密麻麻的绿色光点,代表共享资源),"你看这变化,就像把星星点点的火苗聚成了篝火,突然就照亮了整个社区"。

林深的手机收到"本周教育指数"推送:女儿的阅读量比上周增加30%,社区共享课程参与率达85%,家庭技能交换完成230次。这些数字拼在一起,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却比任何时候都有活力。

社区广播里响起《读书郎》的混编版,用汉语、英语、俄语、阿拉伯语唱,跑调跑到天边,却听得人心里亮堂。林深想起十年前总抱怨教育资源不均,现在这些问题像被春风吹化的冰,慢慢变成滋养成长的水,这变化慢得像孩子长个子,却扎实得让人安心。

沈砚舟的影像慢慢变得透明,像融进了阳光里。"你发现没?"他的声音像老同学拍着肩膀聊天,"这些智能教育系统,最厉害的不是能教知识、能换课程、能玩着学,是让日子有了新的奔头——老人不觉得被时代抛弃,孩子不觉得学习是负担,连邻居都因为互相教东西成了朋友"。

他最后指了指窗外那些笑着、忙着、分享着的人:"你看他们,教的不是课,是热爱;学的不是知识,是方法;换的不是技能,是情谊。这些加起来,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