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量子球突然分裂成无数光点,重新组合成新的时间表:"周一、三、五5:00-6:00归埃及家庭,周二、四7:00-8:00归中国家庭,周末共享。"
"这样既能保证晨祷,又不耽误孩子早餐。"林深指着悬浮的时间表,"系统还会根据你们的烹饪习惯,推荐共享食材——比如埃及的鹰嘴豆和中国的小米,可以一起做营养粥。"
两个虚拟化身对视一眼,头巾和汉服突然变成彩虹色。埃及妇女的字幕变成中文:"我教你做馕,你教我熬小米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国妈妈的装甲化作蝴蝶飞走:"成交!下周我带女儿去你家学做手抓饭。"
林深看着她们手拉手消失在虚拟厨房,突然收到沈砚舟的消息:"老林,量子调解系统在开罗的冲突解决率已经达到91%,联合国要把它写入全球邻里公约。"
222.4 社村联建的量子跃迁
林深站在威海麦田的ar投影里,看着虚拟稻草人正在教机器人收割小麦。沈砚舟的全息影像突然从麦秆里冒出来,虚拟卫衣上印着"量子农业"的logo。
"老林,还记得咱们的社村联建计划吗?"沈砚舟的影像变成农民模样,"现在升级成量子版了。你看这个量子传感网络,能实时监测土壤酸碱度,连张大爷的菜地都能远程施肥。"
林深伸手触摸虚拟稻草人,它突然展开翅膀变成无人机:"这玩意儿能自动捉害虫?"
"不止。"沈砚舟调出个三维地图,"量子卫星能识别每株作物的健康状况,村里的智能温室会自动调整光照和湿度。"他突然指着远处,"你看李姐的烘焙课,现在都能用ar教村里孩子做全麦面包了。"
这时,林深的手机震动,显示社区积分账户多了100分。"这是你家麦田的收成兑换。"沈砚舟的影像突然变成商人,"现在村里的有机蔬菜在元宇宙市集供不应求,连纽约的米其林餐厅都来下单。"
林深看着手机里的订单,突然想起社区里的外籍邻居:"能不能把埃及的鹰嘴豆、印度的咖喱叶也种到这里?"
"正有此意。"沈砚舟调出个种子库模型,"我们正在培育量子纠缠作物,比如同时适应盐碱地和热带气候的'共生小麦'。"他突然压低声音,"不过刘奶奶的韭菜地不能动,她说是'邻里风水'。"
222.5 伦理委员会的量子裁决
林深坐在社区伦理委员会的会议室里,看着面前悬浮的量子骰子。今天要裁决的是元宇宙里的"数字分身继承"问题——一位老人去世后,他的虚拟化身是否该被删除。
"根据量子永生理论,虚拟化身可以视为意识的延续。"沈砚舟的全息影像作为委员会主席,声音带着金属质感,"但家属要求删除,理由是'睹物思人'。"
林深看着老人的虚拟化身在会议室里游荡,突然想起他生前教孩子们做木工的场景。"能不能把化身的数据量子化?"他提议,"既保存记忆,又不占用系统资源。"
委员会成员的全息影像开始讨论,印度代表的纱丽突然变成数据流:"量子存储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这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
埃及代表的头巾飘出阿拉伯语字幕:"我们可以用太阳能量子电池,既环保又经济。"
经过三个小时的辩论,量子骰子突然停止转动,显示出绿色的"通过"。沈砚舟的影像变成法官模样:"裁决如下:将老人的虚拟化身量子化存储,家属可随时通过量子密钥唤醒。"
林深走出会议室时,看到张大爷正在用ar眼镜和虚拟老人下棋。"老伙计,这步棋你十年前教过我。"张大爷的声音带着哽咽,"现在轮到我教你新套路了。"
沈砚舟的影像突然出现在他身边:"老林,这个裁决已经被写入《全球邻里伦理宪章》,以后量子化身继承会成为标准流程。"
222.6 文明跃迁的量子涟漪
林深站在社区的量子观测塔上,看着远处的量子卫星发射升空。沈砚舟的全息影像从云端降下,虚拟衬衫上印着"量子文明"的星系图案。
"老林,还记得十年前我们讨论的'高楼里的大杂院'吗?"沈砚舟的声音带着回响,"现在我们做到了,而且走得更远。"
林深看着脚下的社区,量子网络像银河一样在楼宇间流淌。共享厨房飘出各国美食的香气,元宇宙入口闪烁着不同文明的符号,智能设备用多语言轻声问候居民。